记者韩刚
我市经济运行三季度报告报告近日已经“出炉”。在gdp、三产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数据外,普通群众更为关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支出、薪酬收入等统计数据也一应公布。细看这份报告,在全市经济破浪前行的背后,改革发展释放的“红利”也在惠及广大群众。
财政支出七成用于民生
据了解,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39.1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0.04亿元,增长9.0%,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5和0.9个百分点。从分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增长9.8%,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增长12.7%,回落2.2个百分点;营业税下降2.1%,回落1.6个百分点。
财政税收在增长,而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快。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55.38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及住房保障等民生改善支出110.49亿元,增长12.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8%。
企业员工薪酬增长较快
收入是广大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5%以上。
从工业企业看,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3.3百分点,居全省各地级市第2位。从服务业企业看,1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增长8.2%,增速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2.7个百分点。企业员工薪酬的较快增长,反映出今年我市企业增长质量有新的提高。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今年以来,广大市民实际上都切身体会到,今年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前几年相比较,没有前几年那样涨得快了,甚至像成品油这一类单品,价格还在下行。
而数据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这一感受。前三季度,我市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调查的八大类消费价格中,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上涨了4.3%、3.2%和3.7%;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小幅上涨,分别上涨了1.7%、2%和1.5%;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则略微上涨了0.1%和0.5%。
对于第四季度的cpi走势,有关人士认为,秋冬市场禽肉类以及油、气、电能源的消耗增加等因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价格,同时也存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乏力等价格下行因素,预计全年cpi涨幅将可能维持在一个温和区间内。
cpi上涨在可控范围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购进价格(ipi)依然在下降。前三季度,ppi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购进价格(ipi)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进、出价格涨幅,由上半年的逆差0.1个百分点转为1至3季度的顺差0.4个百分点。
市民日常开销持续增加
随着广大市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渐提高,消费开销也在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99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从规模以上企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0.55亿元,增长21.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92亿元,同比增长2.4%,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企业零售额商品分类看,食品类和服装类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0.6%和120%;此外,汽车类增长15.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1%;金银珠宝类增长7.3%;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则下降8.4%。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降幅为4.3%,排在全省各地级市末位,不过,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4个百分点。有分析认为,受近期房地产相关政策放开影响,估计第四季度市民购房热情或将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