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彭义秋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拍手欢迎:“对于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来说,实现废气的零排放,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是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他介绍,三江化工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此作出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而且收获颇丰。“从自身的实践,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比如环氧乙烷生产的副产物二氧化碳废气,最初的工艺里是直接排放的,后来我们把它进行了处理,用于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每年可为企业创利数百万元;又比如乙烯尾气,我们引进了一套膜技术处理装置后,将乙烯回收重新用于生产,不仅每年节约了大量成本,并且也保护了环境。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投入,把企业建设成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企业。
山东联迪漆业有限公司经理戴茂珍告诉记者:“虽然山东今年首次将涂料列入污染行列,但是我们企业早就实现了零污染,原来燃煤的生产装置全部改为燃气生产。”
山东兖矿集团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林海波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当的使用方式和低劣的技术手段包括缺乏社会责任的成本意识,是造成煤炭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所以煤炭的清洁利用必须综合治理,除了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的改变与创新也必须尽快提上重要日程。他介绍:“在煤炭的清洁利用方面,我们通过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生产清洁的甲醇、醋酸等产品。现在进一步转型升级,向以煤制油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转变,明年我们年产100万吨的煤制柴油项目就要投产。这是我们为引领煤炭清洁利用所作出的努力。”
将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到单独立法高度,对化工行业来说是个前所未有的考验。企业是否感受到了压力?今日选择部分重点区域,来看看这些省份的化工企业对新法怎么看,打算怎么做。
山东是以氯碱、化肥、轮胎等基础化工产品为主的化工大省,而这些化工项目依然以燃煤为主,面对大气污染立法,淘汰落后化工产能,加快“三废”治理自然成为省政府和企业共同面对的天字一号任务。为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山东省上下可谓全体总动员,尤其是承担保障任务的济南、淄博、东营、德州、聊城、滨州等重点区域,将全面加强燃煤企业、化工石化等工业污染源的监管以及综合治理。
“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提出全民参与、区域联控,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国内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环境立法滞后、各地执法标准不一有很大关系。”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何旭斌提出:“对化工企业来说,当然压力会加大,但这未尝不是一个刮骨疗伤的机会。现在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谈化色变’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化工行业的正常发展。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首先需要清除行业中的毒瘤——那些为了追求高利润、高回报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污染企业。而《大气污染防治法》无疑为行业的治理整顿、转型提升提供了一项法律利器。”他表示,龙盛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身要做好,绝对不去碰触法律的底线,还会继续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履行社会责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表率。
山东 治“三废”是头号任务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会议决定,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将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强调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强化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增加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的专门规定,明确了对无证、超标排放和监测数据作假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记者了解到,为遏制环境污染,山东今年累计安排资金8.69亿元,用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异味)治理、重点工业企业脱硝脱硫及工业烟粉尘治理、大企业园区堆场无组织排放的扬尘污染治理等,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积极构筑新材料相关产品、有机胺、醋酸及其衍生品、化学肥料四大主业板块的大型化工集团。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主要区域内的化工企业,公司计划首先对热电联产项目加大脱硝脱硫的力度,进一步优化技术、资源、资本和市场结构,推进产业链延伸拓展、产品附加值提升和循环经济建设。”
浙江 借大气立法清除行业毒瘤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只要企业舍得投入、勤于钻研,实现工业废气的零排放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排放的是污染,回收的是效益,关键还在于企业是不是有这个责任心,政府有没有这个决心。我相信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后,政府在执法上有了更加明确的依据,而企业在压力的驱动下也会更加重视对废气的治理,把压力变成动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