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司每月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总额在1000多万元,”该公司董事长姚晓红说,“为了更好地利用电商平台,公司正在与阿里巴巴公司进行对接,有望成为南疆地区与该公司合作的第一家企业。”
12月29日,记者联系邓志军时他正在忙着办理合作社的相关手续。
挖掘农产品电子商务巨大潜力 树立新疆品牌形象
1986年,邓志军看中了当地的水源优势,开始投资搞淡水鱼养殖业。
得知我区将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消息后,新疆胡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加星也非常开心。
此外,在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方面邓志军也有自己的计划:“明年,我计划投资600万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借助鱼塘的优势,在养殖场内建设农家乐、钓鱼台。”
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让农民增收有了新渠道
分享到
亚心网讯(记者何玲 李雄心摄影报道)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农牧业和轻工食品产业,门类多、产品多、亮点多,是新疆的传统优势产业,明年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要扬长避短,打好绿色牌,开发中高端市场,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出一个个“小巨人”,既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又成为宣传新疆的亮丽名片。
新疆胡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以坚果加工、果脯蜜饯加工、产品包装、销售为主。为了拓宽销售渠道,2011年,该公司就开通了电商平台,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销售。
新疆农牧业和轻工食品产业如何打造“小巨人”
经济新闻 进入论坛
分享到
冬季原本是农民较为清闲的季节,而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王家梁村村民邓志军却忙得不可开交。
12月18日,在乌鲁木齐北园春干鲜果品批发市场内一商家正在通过网络销售干果。随着新疆林果“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新疆的水果、干果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不少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购新疆干果。
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副局长文志杰介绍,明年,自治区农产局将高位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目标、强化责任,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开展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示范创建工作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园区认定工作,鼓励和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区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16.4%,直接带动农牧民就业达万人。
“我是用‘滚雪球’的投资方式,一点点地把鱼池规模扩大的。”邓志军说。
邓志军的养殖场鱼的品种共有十多种,主要销往哈密、阿勒泰、塔城、克拉玛依等地。近几年,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养殖的鱼已经销往甘肃省。今年,邓志军的收入达到了近600万元。
姚晓红告诉记者,自治区要挖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这一消息令她非常兴奋。她认为,只有给新疆农产品提供更好的销售平台,才能更好地树立起新疆品牌形象,继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新疆逐步兴起,拉近了新疆与内地各省区市之间的距离。
傅加星说,现在,内地客商都非常认可新疆特色农产品,每到“双十一”、“双十二”狂欢购物节期间,新疆农产品的销售量就非常大。
“我们的淡水鱼养殖合作社成立后,我将创建一个品牌,把鱼打造成为绿色有机产品,”邓志军胸有成竹地说,“合作社成立后,我们就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合作社成员不用污水养鱼,不随意投放药品、饲料,要天然养殖真正的绿色食品,这样不仅可以稳定鱼的价格,也可以增加鱼的销量。”
这一消息的发布,让邓志军欣喜万分,同时,他也发现了新的商机。
和田古力巴格果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加工、储藏、销售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为主的科技型企业,今年6月,公司及时转变销售方式,通过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销售公司农产品。
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拓展农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大力发展种养加销产业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同时,要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重点鼓励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邓志军说:“农家乐、钓鱼台建成后,游客可以在鱼塘钓鱼,然后把钓的鱼拿到农家乐进行加工,消费者既可以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还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随着农业功能的逐步拓展和农业增值增效空间的逐步扩大,今后,我区农民增收必将会有更多新渠道。
如今,他的鱼池面积已经从十几亩扩大到近600亩,每年,鱼的养殖数量达200万尾。
日前,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挖掘农产品电子商务巨大潜力,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距离,使新疆不再偏僻。同时,加大支持力度,依托电商平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