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开放扶贫,高校搭台,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扶贫新模式。学校在全力投入镇坪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搭台唱戏”,将自身打造成为镇坪中药材产业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引导医药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镇坪扶贫,打造开放式扶贫的新模式。学校积极推介镇坪中药材的特色优势和需求信息等,协助联系引进知名医药企业来镇坪投资并建立生产基地,建立地道药材种植园和标本馆;先后引进中科集团、广药集团、金陵制药、正大天晴等10多家知名制药企业到镇坪县考察。组织镇坪中药产业发展相关人员赴江苏、重庆、成都等地知名医药企业考察、交流。
五是共享扶贫,融合互动,打造高校精准扶贫的资源共享平台。除了派遣优秀扶贫干部,学校积极共享在中药材学科、人才和科研方面的资源。一方面,学校成立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专家委员会,科学分析镇坪县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及种植前景,研判市场行情,指导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学校还通过增加招生指标、办培训班、文艺下乡、慰问贫困户等多种资源共享途径与镇坪进行融合、互动。
四、成效与经验
一是确立药材产业为县域脱贫的主导产业。学校聚集优势科研力量,对镇坪资源利用状况全面调研、科学论证,进行主导产业比选。通过资源潜力、市场前景、群众参与度、效益对比等分析,帮扶镇坪县找准药材产业在县域产业体系中的定位。2015年,我校挂职干部陈永法教授三次接受《陕西日报》专访或采访,在陕南瞭望板块就如何充分发挥镇坪药材资源优势、打造秦巴医药品牌、发展医药产业提出了较强指导的专业性建议。2013年国务院在云南召开的扶贫大会上表扬我校做法,2014年在陕西扶贫大会上我校作为高校唯一扶贫单位代表发言。2016年,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在五一黄金档连续三天报道我校镇坪县精准扶贫工作。
二是构建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学校主动承担《镇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任务,成立专业团队,全面开展镇坪道地中药材的品质分析、品种比选,明确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为高效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校中药学研究人员帮助镇坪县完成了黄连、玄参、川牛膝、独活、天麻、杜仲等中药材样品成份检测分析,特别是从镇坪黄连中分离并鉴定出化合物41个,新化合物3个,12个化合物从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并研究了其独特的降脂活性。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召开的“2015年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专家评审会”上,镇坪黄连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提升镇坪黄连的品牌知名度。2015年在镇坪建立“安康市秦巴中药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帮助镇坪建立中药材交易信息平台,打破山区县信息闭塞的桎梏。
三是积极为镇坪培养储备医药人才。学校立足眼前兼顾长远,开展人才智力帮扶。自2014年起,学校为陕西省每年增加本专科生招生指标20名,启动对镇坪县开展“农村专项”自主选拔计划, 2014年、2015年在镇坪录取7名贫困学生进入中国药科大学学习。三年来学校分批多次组织专家教授到镇坪为党政干部、技术人员、药材种植户授课,累计培训已达千余人次。资助镇坪县学生到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免除了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与镇坪县高中牵手实施学生素质提升“远志计划”,组织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赴镇坪开展文艺下乡、团组织共建、慰问贫困户、发放常备药品、儿童夏令营、中学生学涯规划辅导等活动。协调常州方圆制药公司为镇坪县贫困学生捐赠20万元助学金。2016年4月在南京举办“中国药科大学镇坪县产业精准扶贫培训班”,并组织学员参观中科药业、南京圣和药业、金坛上阮现代农业园区等企业。参训人员涉及镇坪县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企业、乡镇负责人等60余人。
四是帮扶推动镇坪中药产业发展。在药科大学的帮助下,已停产8年的镇坪县制药厂恢复生产,技改扩建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改造生产厂房和临时仓储场所4000平方米,目前该企业已逐步走出了发展低谷。协助安康振兴药业申报工信部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独活基地)并通过考核,到帐项目资金500万元,该企业在我校的指导及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镇坪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截至目前,学校已经促成南京正大制药与县制药厂签订了长期的葛根素购销合同,金陵制药、康缘药业分别对镇坪的玄参、天麻等中药材产业发展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陵药业已经对镇坪玄参的主要成分含量和相关品质进行认定,有意向采用镇坪玄参作为该企业的拳头产品“脉络宁”注射液原料。学校中药学院专家与南京中科集团联合,启动镇坪县以葛根为主的保健品开发,已上报材料,预计2016年获批文。
目前,镇坪县已建成中药材种养基地14个,发展产业大户200余户、带动药农4000余户,中药材留存面积达18.1万亩,药材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20%以上,药材产业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2015年镇坪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51万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88元,分别增长8.4%、9.9%,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安康市前列。
五、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学校将对镇坪中药材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培育品质好、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积极发展中药材供销专业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三级收购网络体系。加大帮助镇坪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加快中药加工制造行业战略性重组,提高企业经营实力。
应安康市政府多次邀请,学校目前正在组建专家团队,帮助编制《安康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将在镇坪县中药产业扶贫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在安康市范围内实施推广,进而带动整个陕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