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反映,总是有人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有的一花就是几千几万元,而这些保健品是否正规、是否有效却不得而知。
本月1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吴琪明。
吴琪明介绍,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类,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吴琪明说,目前保健食品已成为公众投诉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虚假夸大宣传。少数人利用非正常营销渠道,打着“名贵中药”、“高科技”等旗号,号称包治百病,实际上是混淆产品属性,夸大宣传功能,蒙骗群众。
二是非法生产添加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假冒伪劣原料,为了产生明显效果而非法添加和超量使用禁限用物质。有的企业擅自更改工艺配方等,甚至套号、冒号生产。
现在,市场上向老年人推销保健食品的手段五花八门。吴琪明说,非法组织吸引、忽悠老人购买保健食品时,多采取免费授课、体验营销等“人性化”手段,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目前主要监管保健食品的质量,对于保健食品的推销行为并无执法权。所以,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防范意识,明确保健食品并不能代替药品,不为虚假夸大宣传所迷惑。
具体来说,购买时要做到“五要”: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要认清并善于利用保健食品的“小蓝冒”专用标志,尤其是帽子下方的批准文号,该文号相当于保健食品的身份证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可以查到文号及产品相关信息;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要保存好相关票据;遇到问题,要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咨询、投诉、举报。
吴琪明同时表示,对于我市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市食药监局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试点工作。对经营企业,以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进货查验、有专柜存放、有养护巡查、有规范宣传“六有”为标准进行规范,同时制定了常州市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管理制度样本,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吴琪明透露,目前食药监部门正积极筹建常州市保健食品安全监管电子信息平台,实时远程监控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效督查基层监管情况。
吴同品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