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2月1日)天起实施的《四川省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中,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厂区卫生、物资采购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仓储管理、出厂检验、不安全食品召回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对食品添加剂应专库或专区(柜)存放、专人管理,并使用台账管理,配料记录应妥善保存不少于2年。
政府加大食品安全的重视力度
张瑞雪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是,饮食也是一种文化。有的文化是先进、安全、科学的,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饮食文化,不能一味迁就习惯而放弃安全、科学的饮食文化。全省180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 一半为“小”企业
消费者应熟悉维权途径
刘先赋认为,“2年”这个时间,从技术上看很重要。如果资料保存比较完备,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回查时有依据,对查明事实至关重要。在追责时也有技术性保障,让生产企业有坏想法也不敢实施,可以潜在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新规范2月1日起实施 明确规定配料记录应保存不少于2年
张瑞雪说,一些地市州也开始自己制定适合当地小作坊的监管标准,比如面积多大、分区什么样、需要哪些设备等,各地在探索在作为。全省层面上,也在统一规范,划定政府职责,明确小作坊的基本规范与职责。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宋建琴)今日下午,四川省人大代表、省卫计委行政审批处副处长张瑞雪,四川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泸州市委副主委、律师刘先赋作客四川在线民生直通车,畅聊“食品安全”话题。两位代表都认为,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四川省也出台了《四川省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等,希望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相比前些年,这两年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力度加大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制定中。张瑞雪说,这些年相关部门一直在调研、起草、针求意见,虽然法律法规还没正式出台,但质监、工商等部门规范性的文件却已经出台不少。
四川人,个个都是好吃嘴,火锅、串串儿看到都流口水。但是,四川火锅曾经因为“老油”、加罂粟壳等问题倍受指责,也经受了一次彻底的改革。但仍然有声音认为,没有老油的火锅已经失去了本味。那么,是要味道还是要安全呢?
现在,中心城市的大型超市、大型农贸市场以及学校食堂等地方,食品的安全等级也更高,因为这些地方都有食品追溯制度。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代表们认为媒体应起到监督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最让人担心的还不是小摊小贩所卖的东西不卫生、不安全,而是大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比如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回收利用过期原材料、生产环节把关不力等等,三聚氰胺事件到现在仍让人后怕。
刘先赋认为,如果回收老油用于工业加工,是很好的。但如果回收后再用在餐桌上,那就不安全了。就在昨晚,刘先赋问成都一位的哥有关老油的问题,的哥就吐槽经常在深夜看到拉老油的车,所以他对老油很不放心。所以,即使有老油的火锅味道更好,但味道也应让位于安全,任何理由都不是阻碍安全的理由。
四川省人大代表、省卫计委行政审批处副处长张瑞雪经常到基层调研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馆的现状和各地的管理模式,也参与指导了一些大型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张瑞雪说,全省有180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真正上规模的企业并不多,小型企业占到了一半。如何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管,也成为食品安全环节的重要内容。
民间特色食品 味道应让位于食品安全
张瑞雪还提到,四川省建立了举报有奖制,很多市州拨了专项经费奖励,最多的上万元,从这一点上说监管是有力的。有一个数据可资证明:2014年全年,全省没有发生一例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那么,遇到这些问题,消费者应该怎么维权呢?四川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泸州市委副主委、律师刘先赋认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维权,一是协商处理,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二是向有行政执法权的相关机关进行投诉;三是起诉责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