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30日讯(记者刘军 通讯员 张绍贤 骆功信 摄影报道)走进蓬莱市马家沟村,葡萄园郁郁葱葱,一条宽阔的马路将村分为东西两片。一栋栋外观新颖、色调淡雅的楼房整齐排列在新规划的街道两边,清澈河水环绕流淌,整个村子充满了诗情画意。“宜居”一词,恰如其分。
村民马继山在感概村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对自家幸福生活深感满足。“以前跟现在没法比,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刮风天睁不开眼,垃圾到处堆,老远都能闻到臭味;现在每天都能看到村里的变化,可以说,村民们不羡城市,只羡仙了。”
作为蓬莱“美丽乡村”重点创建村,马家沟村把“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乡村旅游”作为村庄发展的长远目标,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建造了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和22个沼液储存池,铺设了2.6公里樱花观光大道……
走进刚搬进新房的孙奎业家,厨房、卫生间、客厅、生活阳台一应俱全,9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宽敞明亮,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家具。
“买这套房子花了多少钱?”记者一边参观新家,一边随口发问。
“房子没花钱,只花了3万多元的装修费。”孙奎业说,村里投资1200万元启动旧村改造工程,在村子废旧学校和厂区建设24栋二层楼房和2栋五层楼房,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回迁,他是一套民房换了一栋新楼房,而且村子还配发了一个32平方米的农机具仓储间。
在这个村,生活环境的变化仅是一方面。在文化领域,村里投资80万元高标准建设文化大院,投资15万元新建农家书屋。在农业领域,该村建设了绿色果业示范园120亩,每年给村民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在产业领域,村里引进加拿大金山(蓬莱)罗斯兰葡萄酒庄、三利食品养殖基地、福鑫牧业养殖基地等项目,年可为村集体增收上百万元。
村容村貌变了,来观光的人多了。自去年接待了1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后,村委会打起了“旅游”的主意。该村刚刚通过决议,计划注册“马家沟旅游公司”,树起“马家沟八大碗”为乡村游品牌。
在旅游品牌打响之前,村民们已经开始谋划市场了。马继山这段时间,正在改造自家果园,打算吸引一批采摘客。“苹果、樱桃、梨的采摘活动,是城里人休闲游中的热门。有客上门,无公害水果、野菜、野猪肉之类的端上桌。既将资源充分利用,农民们也能赚上旅游的钱。”马继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