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点评:做更好的演讲者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品牌 > » 正文

重庆种出“品牌主粮”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新路

浏览: 来源:
加运美快递单号查询 卫青字 瘟血巨魔 文涛拍案为什么停播 问答无用 沙织 问答无用沙织 翁婿醉酒 我的痴儿夫君 我的老婆是警察局长 我家狐狸狗

靠着有机种植和品牌推广,花田稻米种植合作社出产的优质大米,虽然单产比普通大米低40%左右,但价格却高出4倍以上。“花田贡米”也成了酉阳县的“品牌主粮”,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远观花田乡层层叠叠的水稻田,宛如镶嵌在山间的一块块美丽碧玉。靠着这些绿色、洁净的土地资源,花田乡农民一亩田种出了3000多元的水稻产值,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主干产业。

搁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花田乡气候、水源条件优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受制于一家一户种植,稻种杂乱,生产流程不统一,经济效益差。农民不愿种粮,乡里水田撂荒率一度超过30%。

稻米富不富硒,口说无凭,需要严把质量监督关。“为了做好富硒稻米等农产品的质量监督管控,区里专门成立了富硒农产品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添置专业设备,配备技术人员,为农产品免费检测硒含量。”江津区农委副主任张洪介绍,目前江津已初步建起了集生产、加工、销售、监管于一体的富硒主粮产业链条。

为了让稻米经济重拾活力,花田农民想到“抱团取暖”,以股份合作社为平台,统一稻种采购、种植流程和销售渠道,用高品质稻米抢占中高端消费市场。


进入3月,武陵山深处的重庆酉阳县花田乡迎来春天的气息。春耕时节,山顶上的蓄水池已经开闸,汩汩清泉从出水口喷涌而出,顺山势而下,沿着30多公里渠系,滋润着5000多亩稻田。

“好山好水种出好粮。”合作社理事长陶涛介绍,这几年合作社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坚持有机种植标准。现有的5000多亩水稻,保证种植全程“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有机肥。为了让零化肥、零农药的种植要求落实到位,稻田四周区域还安装了12个摄像头,实时监控,规范合作社社员生产流程。二是与专业化公司合作,统一打造、推广“花田贡米”品牌,线上、线下统一销售,提升稻米附加值。

如今,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品牌主粮”不仅能吃,还能观光游览,进行农事体验。专门推动江津富硒产品一三产业融合的重庆富硒网总经理邹玲告诉记者,为了抓住市场商机,企业推出了“硒游记”农业观光购物旅游专线,仅2016年就有1000多人次参与,人均消费额在500元以上。

下一条:大数据对接、厨房网络直播、建培训基地,饿了么“食品安全月”刚开始就在金华忙起来了

地处西南丘陵山区的重庆,人多地少、土地细碎,稻田多是“巴掌田”。随着农村劳动力、农资成本逐年上涨,种粮在许多农民眼中成了“亏本生意”。为此,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重庆多地以稻米为重点,提出“品牌主粮”的思路,通过绿色、科学种植,走差异化、品质化新路,让种粮重新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重庆江津区充分利用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的独特优势,重点推出富硒大米等健康农业品牌。江津区石蟆镇三关水稻合作社的106户农民,统一经营着2600多亩稻田,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的标准,种植富硒大米。合作社社长李洪祥说,目前合作社富硒大米产品分成三级,售价最高的有机转化认证大米,售价达到70多元/斤,其余等级的平均价也能超过10元。

除了面向市场统一包装销售之外,合作社还搞起了“私人定制”,消费者可以先掏订金,提前定下1亩水稻田,在秋收收获时节,合作社将向其专送500斤的精品大米。

上一条: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