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历来是两会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到,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必须管得严而又严。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如何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打好“舌尖上的安全”“保胃战”,全国政协委员、省审计厅副厅长马玉红和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王二虎不约而同提出见解。
原标题:食品安全需系列标准把关
在大型超市等设食品可追溯查询硬件
建立统一标准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1】【2】
“国家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的监督和审计,促进资金真实有效使用、程序规范。”马玉红表示,构建合理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逐步来实施,面对各省的不同情况,以政府政策强制引导为主、指导企业与生产者构建可操作性追溯系统、加大宣传并鼓励消费者进行全方面监督。将政府、企业与生产者以及消费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缺一不可。
基于前述,马玉红建议,要以政策强制引导为出发点,建立全国食品追溯标准,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追溯标准,以制度约束、行政推动及政策扶持帮助企业与生产者构建可操作性追溯体系。各省份按照标准要求与本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建立统一标准框架下的各省食品追溯体系。在一段时期内,逐步从自愿变为强制要求,并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将所有食品都纳入强制追溯体系中。
农产品的追溯是食品追溯体系的重中之重
马玉红说,食品追溯体系的重点在于农产品,要将农产品的追溯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以农业合作社模式为主导的基础上,逐步从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模式,为农产品追溯体系的构建打好基础。
马玉红告诉记者,保障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直至销售,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食品可追溯体系,被认为是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的一种可行方案。
(责编:邓楠、雷浩)
马玉红建议,可举办大型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使消费者明确食品可追溯的优势。还可以在大型超市等设立食品可追溯查询硬件设施,鼓励消费者进行方便、简洁的食品可追溯操作。
马玉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