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沈礼诗
【慧聪食品工业网】下行压力之下的2015年,中国经济有两个显著的亮点,那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井喷态势。食品行业,尤其是餐饮、小食品加工店,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是很多人创业的选择。在“双创”热潮助力下,用于食品加工生产的机械设备也将迎来无限商机。
现象:中国掀起创业创新热潮
来自伦敦咨询公司UHY国际最新报告称,自2010年以来,中国初创企业数量每年以将近10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达到161万家。这一速度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英国的两倍,也远远高于美国。国内统计口径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注册资本20.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8%、40.9%,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达1.16万户。
同样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专利申请量为187.6万件,同比增长22%,其中发明专利、商标注册申请量分别达70.9万件、211.5万件,同比增长21.7%、36.62%。此外,国内有机构针对全球44个国家的近五万名公众所做的创业态度的调查研究也显示,中国的创业环境排在全球前五,且有85%的中国人有强烈创业意愿。
下行压力之下的2015年中国经济有两个显著的亮点,那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井喷态势。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给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国家发改委根据前三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增长速度以及企业运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推算,创业创新对GDP增速的拉动贡献大约为0.5个百分点左右,创业创新带来的红利已经初步显现。
政策:创业红利滚滚而来
创业创新的“政策红利”正在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将创业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在这里需要重申一下两大背景:就国内来看,在经济增长新阶段,面临经济结构转型,靠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不可持续,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提高增长的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从国际背景来看,凡是经济发展得好的国家,通常都是创新能力比较强、创业机会比较多的国家,当前我国对创业创新的强调顺应了国际上鼓励创业创新的总体趋势。
因此,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年6月《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发布,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创新陆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这些文件正在转化为放宽准入、减税降费、拓宽融资渠道等具体措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名投资者表示,目前的市场对创业者来说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创业环境和配套,除此之外,市场空间、政策红利、“互联网+”延伸出来的创业机会,使2015年成为大众创业的黄金时代。
思考:食品行业创业者不在少数
在全民创业创新大背景下,食品行业创业大军也在不断地壮大,其中不乏清华、北大、剑桥等世界名校的毕业生。人中龙凤的他们,凭借着掌握的技术、知识,以及具有市场前瞻性的眼光,很快在食品创业领域打响了名头。曾经,“清华毕业生弃百万年薪卖3D煎饼”的新闻不胫而走,着实让人佩服他们的远见和勇气。他们有的从Google辞职,有的从美国留学回来,平均年薪都在七八十万。这些高材生,创建了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3D煎饼打印机。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文字或图片,就可打印出人像、建筑、卡通人物等各种形状的煎饼。2014年6月,他们还获得了泰有基金和真格基金500万元的天使投资。
另一位从剑桥大学毕业的IT男,同样将创业目光放在了食品行业。2013年,一直怀有创业梦想的曾冠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放弃英国的工作与永居,回国创业。”起初,他四处宣讲自己的想法与项目规划,一个月后,就获得了一笔100万元的天使投资。资金到位后,他说服两位剑桥同窗一起回国创业,将目光放在食品领域——3D打印巧克力技术。他们卖冰冷的3D打印机,也卖有温度的巧克力成品,曾冠维用线上推广、线下加盟的模式构建商业网络。公司刚完成了A轮融资,估值8000万元人民币。
诸如此类的创业案例在食品行业并不少见。在科学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食品行业便是创业中较简单的一个选择,如今很多大型食品企业都是当初一台小吃车、几台豆腐机成长而来。现在脏乱差的食品小作坊被渐渐取缔,更换上崭新设备,逐渐规范化生产。虽然,现在食品行业创业门槛相较于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低成本、收益快的。
未来,在“双创”热潮下,食品行业新生力量会不断壮大,这一市场环境对食品机械企业来说十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