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需求的迅速增加,中国的农业劳动力却正出现大幅萎缩。2013年,中国公布了期待已久的城镇化计划,为促进经济增长,向城市转移更多人口,导致这十几年中从农口向城镇迁移的人口将达到1亿人。这项计划已经获得中国国务院的批准,并要求中国在2020年之前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约60%,较2012年底的52.6%有所增加。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目标是至少要让70%的人口,也就是9亿人居住在城市。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直到2025年,将会有2.4亿农民涌进城市,从而进一步削弱中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中国政府相信,如此一来,降低了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难度。
虽然中国的食品问题令政府头疼,但对于中国和海外的公司与投资者而言却是一个福音。比如:
(责任编辑:DF134)
比如,在中国,人们的饮食结构已经从大米转向了肉食。因此,自1986年以来,中国的肉类产量已经增加了两倍多,足以使该国生产其当前所需要的所有肉类产品。然而,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中国也将有望成为一个主要的肉产品进口国。由于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日渐富裕,肉类产品的消费猛增,因此到2050年时,中国将每年进口价值1,500亿美元的鸡肉、猪肉和牛肉。
虽然中国食品供应的质和量是该国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但同时,也为公司和投资者创造了最大的赚钱机会之一。中国对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不仅给中国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机会,同时也支撑了全球所有农产品的价格,从而惠及从美国中西部农民到泰国家禽饲养者的所有人,无论他们是否曾经向中国出口产品。
双汇国际:2013年,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国际以4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成为中国最大对美收购案之一。紧接着,双汇国际(目前被称为是万州国际)于今年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香港——融资21亿美元。
和食品数量一样,食品质量也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2008年,超过30万名婴儿因喝了有毒奶粉而患病,其中6名婴儿死亡,这起毒奶粉事件几乎影响了中国所有的乳制品生产商。2013年,在恒天然集团(Fonterra)发现在其部分产品中含有能够引起肉毒中毒的菌株之后,中国采取非同寻常的行动,全面暂停新西兰奶粉进口。就在前不久,美国公司福喜集团(OSI Group)在中国的业务受到了调查,涉嫌中国的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和必胜客(Pizza Hut)出售过期或者标识错误的猪肉原料,这导致麦当劳8月份的销售额跌至十年低谷。
泰森食品有限公司(Tyson Foods Inc.):泰森正在中国迅速扩张。该公司正在中国兴建自己的养鸡场,以解决这个世界最大的鸡肉市场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顾虑。这家公司将在中国投资数亿美元,兴建一座超级卫生的庞大养鸡场。里昂证券(美洲)有限公司(CLSA Americas LLC)预测,到2015年,泰森食品在中国的营收将从现在的大约7.15亿美元增长至11亿美元。
中国乳业:尽管近来发生多起毒奶粉引发的恐慌,但规模达470亿美元的中国乳业依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并预计在2017年翻番。因此,中国的乳制品公司正在吸引阿里巴巴的马云,欧洲两家最大的乳制品公司法国达能集团(Danone)和阿拉(Arla),以及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复星集团等形形色色的投资者。销售额达250亿美元到中国最大食品公司中粮集团,近来开始大量收购蒙牛、辉山乳业和圣牧三家乳产品公司的股份。
更加糟糕的是,食品的量已经不是中国面临的唯一问题,其质量也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在过去五年里,中国的消费者不得不应对从毒奶粉到过期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对中国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产生了严重质疑。
当前,全球人口数量(70亿人)正以每年略高于1%的速度增长,并预计在2042年达到90亿人。随之欠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经济主流,除人口数量增加外,世界人口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到2030年,全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从目前的大约1万美元增长到大约1.5万美元,增幅50%。不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新兴经济体中将增长得最快——将会出现翻番。这主要是因为收入上涨伴随着饮食结构改变——肉类消费量增长。
迪尔公司(Deere & Company):在意识到中国农业将需要提高生产力以便以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之后,这家世界一流的农业设备公司在中国投资1.9亿美元。这其中包括在哈尔滨投资8,000万美元兴建设备工厂,一座6,000万美元的发动机工厂,和位于天津的一座5,000万美元的工厂。
饮食结构转向以肉类为主对农产品产量和对粮食的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每公斤肉的生产需要3公斤饲料,随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将准备生产更多的玉米和大豆作为饲料,饲养越来越多的家畜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调查局(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十几年,中国不仅有望在全球不断上涨的玉米交易中占到40%,而且到2023年,还将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对于中国而言,养活13亿人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便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而在今后几年里,中国甚至更加难以确保向其国民提供足够的食品,原因包括:来自全球人口增长的竞争愈加激烈;数千万中国农民涌向城市致使农业劳动力减少;以及由于中国人越来越富有,其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KKR集团:2014年6月,由KKR牵头的一家私募股权投资财团同意支付2.7亿美元,收购中粮肉食70%的股份,其目标群是那些愿意出高价购买高品质安全猪肉产品的消费者。有了新投资者的支持,中粮肉食计划在未来五到七年,使其产量提高5-6倍,并专注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和北部靠近人口密集城市的市场,那里的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优质的肉类产品。
有弊终有利,公司和投资者在帮助中国解决其食品问题时显然看到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