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食品造假直接入刑

浏览: 来源:
jiujiu site::26qq.cn 内部优惠券怎么领取koumen.net 小明发布首页永久网站 淮琼参考网 淮琼参考网女性频道 华康新富网频道

  【慧聪食品工业网】据媒体报道,记者17日从公安部获悉,2016年,公安机关全年共破获食品犯罪案件1.2万起、药品犯罪案件8500起。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食品造假行为直接入刑,完善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司法解释,有力发挥刑法的打击震慑作用。

    @法制晚报: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由此足以体现以国家层面严管食药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尽管食品造假行为在我国早已入刑,但是,《刑法》中规定制假售假者的立案标准为售假金额必须达到5万元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仍然有许多食品造假行为不能受到刑法的惩处,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刑法对于食品造假行为的威慑力,也导致部分违法犯罪人员敢于铤而走险,不惮于实施食品造假行为。而如果实行食品造假行为直接入刑,则意味着违法犯罪人员无论售假金额多少,只要实施了食品造假行为,就都要受到刑法的打击,被判入狱,这样也就可以大幅提高食品造假行为的成本,也能在更大程度上遏制食品造假行为发生的效用。  

    @新京报:就眼下看,推动食品造假直接入刑,还需做好铺垫。这就包括,要做好“违法行为范围铺垫”。按造假部位,食品造假可分为内在质量造假(如使用不合格原料、非法添加剂等)、外在造假(如包装、标签、宣传造假);按造假程度,可分为轻微造假、严重造假。推动食品造假直接入刑,也应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先从食品内在质量造假入手,也先从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食品造假行为着手。还要做好“刑责宣传铺垫”。食品造假直接入刑前,在生效缓冲期内广泛宣传入刑规定,让食品从业人员普遍知晓,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再推行食品造假直接入刑,也能事半功倍。而在公安部门监管视野和掌握的食品造假线索,受限于警力等的情况下,食药、工商、市场等部门应该畅通与公安部门的食品造假线索移送机制,为食品造假直接入刑提供监管资源。有了这些铺垫,食品造假直接入刑也能具备更好的条件,更有力地撬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整体完善与升格。

责任编辑:王晗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