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胜呼吁,曾经也是孩子的我们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一道,大手拉小手实现每个人的健康梦,一起共创健康中国,共圆中国梦。
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形势下,普及青少年食品安全知识,倡导青少年健康饮食方式,强调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秘书长付佳表示,全社会有义务携起手来,在健康中国行大环境下,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健康促进活动,为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为实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全面健康为努力。
当前,与高速发展的食品产业和巨大的消费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国民的营养健康理念及食品常识相对匮乏,主因之一就是食育的缺失,特别是青少年食育的缺乏。
此外青少年群体谷类消费呈下降的形态导致儿童青少年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含糖饮料方便快餐进食过多、早餐营养摄入不足等情况不容乐观。
+1
研究认为,青少年饮食行为和习惯不同程度受到了家庭、学校、社会及媒体的影响,其中父母饮食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母亲占据孩子饮食主导地位。
“我国青少年面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双重挑战,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如不知道如何鉴别假冒伪劣食品,不知道怎么样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黄国胜认为,食育是一生中培养培育健全生活和服务人性基础教育活动,具有和智育、德育、体育同样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中小学校并没有设置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方面的系统课程,老师和家庭缺乏科学的饮食知识,青少年膳食营养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小胖墩”和“豆芽菜”都很常见。因此急需应当从娃娃抓起开展全民食育。
肃清环境 推动食品领域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
国家重视 全社会合力推动学生营养改善
2015年,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写入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告,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志着健康中国正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国胜指出,健康中国的根基在于广大的青少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保证其饮食的安全和营养健康,是从事食品产业和健康产业工作从业人员的神圣责任。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物流运输、销售采购的企业和政府管理、监督、检验部门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人+制度”印章管理模式,导致各环节的公章轻易被私用、盗用、乱用,且无法形成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追责,进而出现严重的用章责任事故、安全事故。 北京爱国小男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平山指出,肃清食品环境、实现食品安全是一项工程。“如果能够有效强化屠宰市场检验检疫章、流通渠道进出货验章、校园食堂餐厅公章的使用监管,就能扼住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咽喉。”
“虽然中国学生的形态发育、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肥胖、近视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孩子们的健康,而且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李萍认为,青少年面临的食品安全环境也是不容乐观的。有研究发现,农村学校周边出售的零食当中许多是劣质小零食。不少的城市校园餐桌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不少小饭桌是家庭式的,没有安全保障。
当前,健康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大好时机,而青少年的营养健康是其中的亮点,食品行业一定要关注青少年营养健康。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青少年食品安全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对宣传活动部署当中,明确把举办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提升食品安全管控意识和知识水平。中国食品报社联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央务集团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发起开展青少年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普及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安全知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介绍,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高、体重都是有了极大的增长,但是还存在着其他问题。由于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存在,引起相关慢性疾病也是越来越凸显。一定要关注慢性疾病低龄化这一现象。这些慢性疾病来源于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不够健康。今后我们要集百家之长,合力推动学生营养改善,推动营养改善法制化、标准化。
为此,国家也从政策层面对青少年营养与健康进行重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中小学生体制达标率,控制中小学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发生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着力降低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贫血发生率,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保障,城镇超重肥胖增长态势,将食物营养纳入到中小学生的课程中,加强教师和家长营养教育对学生营养配餐单位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印制习惯,强化营养干预,加大蛋奶供给,保障食物营养需求。
食育缺失 亟需营造青少年健康安全氛围
——改善青少年营养 推动健康中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