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餐因为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睐,外卖送餐APP也已在申城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添置设备甚至招兵买马,期望在这个新兴的市场抢得一份发展机会。上海市食药监局为此于日前下发《关于加强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第三方平台应严格审查餐饮单位的服务许可等资质证明,并鼓励其在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先行提供赔付。
食药监局出台这个文件,其本意是为了对这个新出现的网上业务进行规范。食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对外送产品质量有特殊的要求,这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切身利益。事实上,由于这项新兴业务刚刚出现,市场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一些资质低劣的经营者混杂其中,很容易使市场发生不测事件。从这一点来说,食药监局发布这个文件,用以规范网上送餐业务,是有其合理之处的,有助于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但是,与《若干意见》同时发布的一份《餐饮单位送餐活动食品安全指南》却存在着明显的可商榷之处。《指南》规定,餐饮单位送餐品种不应有冷菜、生食,如醉泥螺、醉虾、醉蟹等腌制生食水产品、生鱼片、拌黄瓜等;冷加工糕点,如含奶油糕点、提拉米苏、芝士蛋糕等,以及预拌色拉等高风险品种。这些食品在上海普通市民中有广泛的需求,将它们列为禁止项目,实际上将对网上送餐业务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遏制作用,不利于这个新兴业务的发展。
全部阅读 食品相关的报告
食药监局之所以开出这样一张清单,当然是因为这些食品比较容易变质,但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只要送餐距离和时间有保证,送餐企业并不难做到将符合质量要求的食品送达消费者。事实上,一些餐饮企业针对这种食品特殊的保鲜要求,已经添置了冷链设备,如果政府“一刀切”地规定不准外送,对这些企业来说就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客观上也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自由。
政府要不要对网上送餐业务进行监管?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政府的监管方向应该是为餐饮企业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和违反这个标准的处罚措施,而不是规定某些食品可送,某些食品不可送。对于食品来说,除了国家明文规定禁止销售的特殊食品(如用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制作的肉食品),一般都不应该被禁止外送,至于某些食品在保鲜上的特殊要求,那应该是属于经营企业考虑的事情。经营企业有责任将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送达消费者,这不仅是法规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之下经营者必须遵守的一个行业规矩,否则它就会被市场淘汰。
食药监局制订的这一份《指南》,在餐饮业产生了争议,一些企业对其中不合理的规定提出了意见。这表明,企业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已经有明确的意识,他们渴望通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要求来发展自己。而由此所引起的争议表明,倒是政府部门对于新形势下如何监管市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因为某些食品有特殊的保鲜要求而将它们列为禁止外送项目,这是在旧有的市场管理习惯之下形成的一种对微观经济的粗暴干预,以为“一刀切”下来就减少了监管者的责任,但这种做法只是方便了政府部门的管理,却限制了市场的发展。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是为了让市场更好地发展,而不能以限制市场发展来达到监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