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主导“三农”结构转型
一路曲曲折折走过来,虽然还是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依然是主体,但在不经意之间,民营企业已经悄悄地解决了政府曾经有过的力不从心。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还是回归“发展经济”,从此,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中国政府和9亿农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也成为600多万家民营企业的责任所系。
小汤圆滚出大产业
新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驱动力?答案并不难找,只有科技进步才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谁最适合转化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众多民营企业家们演绎出各自不同的精彩。
20年前,陈泽民还是一家医院的副院长。工作之余,他酷爱自己动手做小吃,从家乡带出来的一块小石磨成了他家的宝贝,每当逢年过节,陈泽民总要亲手用它做一些汤圆、米花糖、泡菜、腊肉、凉面等四川特产,除了做给自己家人享用,还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吃过他汤圆的人都赞不绝口。
去哈尔滨的一趟经历激发了他的灵感。1989年冬天,陈泽民出差时看到哈尔滨许多人家把包好的水饺放在户外冻起来,随吃随煮很惬意。“能不能也把汤圆冷冻起来,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就有,不是很方便吗?”他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陈泽民立即动手开始研究。从原料配方配比到制作工艺程序,从单个粒重到排列组合,从包装材料选择到包装外形的设计,从营养、卫生到生产搬运等等,重重技术环环相连、丝丝相扣。3个月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就在陈泽民的手中、在他家的冰柜里诞生了。
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就这样被发明出来,陈泽民还专门为它申请了两项专利——速冻汤圆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和速冻汤圆的外型包装实用新型 专利;随后,陈泽民注册了商标,把速冻汤圆摆到了郑州市场的货架上。
1990年,速冻汤圆一上市,销售就异常火爆。1992年,52岁的陈泽民干脆辞去了副院长职务,大刀阔斧的干起了自己的速冻食品。仅用了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三全食品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企业。
通过利用先进技术,陈泽民把中国传统食品进行了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不仅如此,他还把当初单一的速冻汤圆发展到现在400多个速冻品种,“三全状元水饺、三全凌粽子、三全面点、三全馄饨”等等,成为百姓餐桌的家常便饭。他利用高科技规避了中国传统食品制作的落后不足,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食品的原汁原味,为大众饮食提供了美味营养、方便快捷的食品。三全甚至还承担了军用快餐的研发任务。
三全食品首开行业之先河,在市场的作用下,近10年来,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现已形成年产量2500万吨、市场价值超百亿的产业规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是陈泽民们利用高科技颠覆了中国餐饮业。
如何把农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一直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以三全食品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深加工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速冻食品行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往往需要种植业、养殖业、印刷、包装、物流、农产品粗加工等行业的配套支持。随着企业快速发展,三全食品对糯米粉、糯米、面粉、花生、芝麻、香菇、木耳、玉米、红小豆、蔬菜、肉、禽、蛋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逐年上升。这些原料巨大的采购量一下子打开了原料供应基地的农产品销路,为农民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为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保障农民利益,三全食品采用了“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对部分农副产 品则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由于公司与农民建立起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既有效避免了农民种植和养殖的盲目性与分散性,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公司优质专用原料的有效供给。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三全食品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据有关方面统计,陈泽民所率领的三全食品由于发展迅猛,直接安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有上万名,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公司的发展还大大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条,通过上下游产业共带动了40余万农民从事生产并增收。
三全公司巨大的农副产品需求使得农民可以获得稳定增加的收入;同时,当地农民还积极参与农副产品购销和贩运,为公司提供运输、储藏等相应的配套服务等。许多农民成为了农村经纪人,他们一方面为企业当原料采购员,利用自身了解农村与农产品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价格为三全食品提供原材料、供应信息和运输等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公司当产品推销员,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农村市场。通过参与公司在当地原料的运输和储存以及市场推广工作,这些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长期以来,农村流通领域经销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为集贸市场、个体副食品商店、小食品批发部等,缺乏规范的流通企业。因此包括速冻食品在内的很多名优产品因为缺乏农村分销体系、渠道开发成本过高等原因无法到达农村。这不仅导致农民无法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成果,而且也使得农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不安全食品严重危害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三全食品结合商务部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农村陆续投入了3万多台冰柜,用于乡镇和农村中小型销售网点的冷链建设。公司还编制了《县乡市场一本通》,帮助和指导农村经营户进行市场拓展。
通过自身的冷链建设,三全食品不仅增加了3万多个农村经营者,还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新的收益,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冷藏运输、物流、储存、配送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人带来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