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李明祥出生在人多田少的潜江市竹根滩黑流渡村,他家人平不足5分田,父辈们又没一技之长,家里穷得叮当响,经常食不裹腹的李明祥从小就下定决心,将来长大成人一定要到外面闯条致富路。李明祥20岁的时候,开始学做生意,先是在村里开了一个小餐馆,后又到园林城区开餐馆,三四年下来,他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他说那时经济条件差,开餐馆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不过还是赚了点钱,为以后闯荡打下了基础。1996年,李明祥背着行囊到山东青岛做装潢生意,当上了老板。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他以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生意做得红火了一阵。
上一条:农民赵金先的致富路
但随着专业装潢队伍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李明祥感到专业知识匮乏,做装潢生意力不从心,于是他又开始找寻新的信息。在市场调查中他了解到青岛是我国最大的养鸡基地,但那时受到当地市场行情的影响,鸡产品销路不畅,而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鸡产品却供应不足,且两地价格相差很大。眼光敏锐的李明祥,决定改行贩运鸡产品。于是,他向青岛一家养鸡大户赊了3万余元的淘汰蛋鸡,又租来10吨的大型货车,将鸡运到潜江市场上进行批发。半年下来,李明祥赚了5万元。这让他高兴坏了,可好景不长,青岛的鸡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到韩国、日本,鸡价快速上涨,与江汉平原地区价格持平。市场的急剧变化,使他在青岛的贩鸡生意再也无法做下去,刚刚燃起的希望破灭了。
2002年初,李明祥开始周游各省,先后到河南、河北、广西、安徽等地考察市场,了解信息,寻找新的进货渠道。为了了解到当地各养殖基地的情况,他在河北邯郸花重金买到了10名经纪人的电话号码,与经纪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他发现河北市场上的鸡价与江汉平原地区的鸡价差距仍然较大。掌握了市场信息后,李明祥下定决心,再大干一场。资本日渐丰厚的他,已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生意,开始大规模贩运肉鸡,一方面在河北组织10多人的收购队伍,在各个养殖基地收购淘汰蛋鸡,一方面组织10余辆大型货车将鸡运回武汉、荆州、宜昌、荆门、潜江等地进行销售。“每年贩运淘汰鸡300多万只,那钱真是赚得过瘾,一年最少二十几万。”李明祥说,哪怕是每天起早摸黑,他也不觉得疲倦,有一种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