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5日 04:09 工商时报
陈丽婷、赖孟利
针对食品与物联网交集,英国Maged Boulos教授提出「食联网」(Internet of Food, IoF)的概念,将引发原料管控、產品质量创意、供应与服务模式、资讯透明连结、行销及销售商业模式或各环节损耗减低等,种种创新饮食生活或供应模式的革命。
进入食联网时代,食品餐饮价值创造提出五项观察,期各界共同关注及发现未来优势商机。
观察1.消费者服务及体验价值细致化
產品及服务可提供消费者不同的便利或愉悦价值,提供更细致的消费需求解决方案及体验。
●智慧调理
例如June智慧型烤箱,消费者触控萤幕即可选择食材类型,根据计算找出最佳烹调温度,透过APP监控料理过程,将影像即时传递到手机;PrimaDonna智慧型咖啡机,则让消费者透过行动载具应用程式连结至咖啡机,调制专属咖啡。
●智慧酿酒
例如BREWER智慧酿造师,在酒瓶瓶盖装上感应器,透过行动载具应用程式,可倒数计时酿造时间,即时监控瓶内变化,如酒精浓度、变质与否;Alchema的智慧酿酒瓶结合物联网及云端大数据,让使用者在家中即可酿出专属风味酒。
●智慧冰箱
2016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Samsung和MasterCard联手展示智慧冰箱Family Hub,使用者可透过冰箱之应用程式线上购物,应用程式也会依购买纪录推荐商品,并提供食谱和教学影片。冰箱内建摄影机,可监控内部情况及温湿度等变化。
观察2.深化健康產品与服务的客制化
个人化、客制化营养食品,是营养產品市场重要趋势。虽然目前愿意为新颖性及体验,支付更多费用的消费者属少数,但全球营养健康等食品服务加入物联网后,可能因此改变。
●个人化饮食智慧保姆
藉由感应器侦测与大数据分析,提供个人化饮水与营养补充建议,如Hidrate Me的智慧水瓶、Water. IO的多功能智慧瓶盖、LifeFuels的智能营养瓶与胶囊营养补充包FuelPods。
以色列BitBite开发穿戴式饮食追踪器,可利用声波与震动频率分析使用者进食数据,以饮食日记形式,协助改变使用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个人化营养智慧服务
国际已有食品、医疗等专业团队,提供个人化健康促进与饮食解决方案。
日本雀巢在北海道推出健康服务俱乐部,消费者于家中装设饮料机、血液检查机、计步器、身体测量机等器具,以智慧手机收集数据,每月宅配个人化专属营养抹茶胶囊,手机APP也提供脑力训练及身体资讯查询等服务。
美国IBM Watson与医疗科技公司Medtronic以糖尿病监测应用系统,为患者提供个人医疗辅助与专业健康饮食的建议。
观察3.供应链端到消费者端的透明监控
导入物联网技术强化供应链,可透过掌控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预测及分析,提高品质及產量;另透过温控感应技术减少產品变质,延长保存期限,进而降低人力与节省能源。
●及时有效的温控管理
Einfochips利用物联网的温度管理概念,保护易腐商品,透过视讯监控、存取控制、可携式条码扫描器等收集数据,并且在温度超出临界值时发出警报提醒使用端。另如美国连锁超市Kroger,导入物联网温度感测技术,让冷柜每隔30分钟将测得温度传至电脑,无须工作人员手动温控。
●判别產品新鲜与真偽
臺湾交通大学和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共同研发的智慧型3D列印瓶盖,透过内部的电子感应器可检测饮品新鲜度。
另如G World Group & Thin Film Electronics ASA的智慧型葡萄酒瓶,结合专利薄膜印刷电子标籤,消费者用可支援NFC(近场通讯)的手机,就可追踪酒瓶是否被开过,并判断真偽。
●增进互动与讯息回馈
将设备结合物联网技术,可提供多种客制化营运模式,并将销售数据回馈至生產及研发端。例如雀巢NESCAFE Milano 2.0咖啡机、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的自动贩卖机等。百事可乐更推出Hello Goodness自动贩卖机,可将2种对温度不同需求之產品放在一起贩售。
观察4.个人饮食与供应链精实管理
利用物联网协助个人、企业及供应链,从不同角度及目的进行精实管理。
●个人化饮食安全管理
以行动联网装置和软体协助消费者选择适合健康需求的食品和饮料,避免过敏和摄取过多热量。例如6Sensor携带型过敏原感应器,让使用者在用餐过程中测试食物,透过应用程序和网路连结进行分析,并将过敏原测试结果分享给其他用户。
●產品品质与库存管理
如SugarCreek与Cisco合作,利用万物联网(IOE)技术优化腊肉、肉丸、香肠和鸡肉等肉品之生產流程,并加强生產过程中感应器及系统间之连结,并分析与管理数据、简化生產流程并降低人力投入及能源消耗,以提高產品品质及库存管理。
●產业链资讯串连管理
义大利Barilla公司与Cisco合作,藉由IOE技术建立Safety for Food技术平臺与食品数位化护照,将农业生產涉及的人、事、物、程序及当地气候、土壤与作物特性等数据全部串连起来,让消费者掌握產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透明资讯,并与食物產区间的文化有更深连结。
观察5.新需求发掘及订餐供餐服务创新
透过数据分析挖掘消费者饮食习惯与趋势,有助掌握消费需求;佐以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整合物料装运、包装、捡货运送、生產流程自动化等,多元订餐及供餐服务正在发展。
●挖掘新需求、提供新创意
因应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T.G.I. Fridays透过POS点餐等数据分析,变更菜单设计并新增低碳水化合物的餐饮选择。
PepsiCo推出Hello Goodness自动贩卖机,不再贩售碳酸饮料,改推低卡、低钠、天然的食品和饮料组合,并透过触控萤幕显示各时段推荐商品及营养成分,经云端运算贩售情形,推荐商品品项或进货。
●提供多元订餐及供餐服务
连锁速食餐饮Taco Bell、Chick-fil-A、McDonalds及Dunkin Donuts等,推出APP订餐系统服务,且成为销售高成长点;星巴克设置顾客所在地定位功能,强化店面与顾客接触点,且内建即时付款功能。
Google行动版搜寻服务新增餐饮线上订购服务,已与美国多家当地线上订餐外送服务合作;Amazon跨足餐饮外送服务,在西雅图试营运。
近日澳洲达美乐与机器人公司合作,推出全球第一台自动披萨送餐机器人,以时速20公里在脚踏车道与行人步道移动,消费者可依手机上取餐密码解锁取餐。
(本文作者为食品所ITIS计画產业分析师)
★中时电子报关心您:喝酒过量,有碍健康!
(工商时报)
关键字: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