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达不只是卖检测仪器,而是为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及企业用户提供食品安全快检解决方案。
2015年,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肯定并支持了快检技术,规定“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没有异议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为快检行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契机。
长安居,大不易。刚到北京,一家人挤在圆明园附近一间小平房里,甚至有过险些煤气中毒的经历。桑黎川做过装修,卖过手机,苦过、累过、焦灼过,最后进了邮电总公司旗下的普天和平,在当时风头正劲的IT行业干起了销售。
随着校园食品安全教学和培训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又一个百亿级的市场出现轮廓。桑黎川希望成为这片处女地的拓荒者。
之后,智云达开始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BBC的采访,光北京电视台就做了300多期节目。与此同时,各路投资人接踵而至,专家学者纷纷关注,快检行业前十名几乎都找到了投资。这个行业的春天果然到了。
如今,CEC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已遍布北上广深等几十个中心城市,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食品安全快检服务,而且走进校园去开展食品安全公益教育,其食品安全课开到了中关村二小等学校的课堂上,编写出版的《小学生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普读本——趣味科学小实验》,更是成为不少中小学的教材。此外,还专门设计出系列食品安全趣味实验套装,不仅可以在校教学,还可以在家做实验,大受学生们欢迎。
别人看到的是问题,桑黎川看到的是商机:这是一个极有可能爆发的新兴行业。2008年后,智云达将重心从软件开发转移到食品安全检测,投入重金做研发。
与食品安全结下不解之缘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家庭提供的快速检测服务成为新的潮流。其中,关注婴幼儿的妈妈群体是最忠实的“粉丝”,她们热衷用检测手段获知婴幼儿奶粉等食品是否安全健康。以智云达快检试剂产品的天猫销售额为例,去年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个人消费者占到两成以上。
少不入蜀,老不离川。
“我们研发部的副总就经常测他孩子的玩具、奶瓶盖,看细菌是否超标”,桑黎川告诉记者,“应该看到,个人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
2012年“地沟油”事件期间,相关部门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全球700多家实验室应征报名,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智云达最终成功中标,一时名声大噪,地沟油检测仪器也成为智云达的拳头产品。
桑黎川敢跟食品安全问题较劲,背后最大的“靠山”便是桑华春博士。由桑华春领衔坐镇,智云达汇聚了5位博士,20多位硕士,共计70多位研发人员。在刚刚勃兴的食品快检行业,这样一支研发团队堪称“豪华”。
而根据千龙网独家获得的信息显示,今年6月份,智云达再次斩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如今弹药充足,蓄势而发。
十多年前,一头闯入食品安全这片“禁地”,桑黎川毫无惧色,越是难行越要前行。他坚信自己看准的这项事业潜力惊人,不仅能够造福社会,而且能成就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
1998年,当桑黎川决心离开四川到北京闯天下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在他的机关同事们眼中,无疑是个异类。
他认为,中国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散,法制和自律意识弱,人口众多,消费渠道也多,食品安全问题多发。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环节实施全程管理和监控,而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仪器很难及时、快速、全面从各环节监控食品安全状况,这就需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