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在2017中国食品行业诚信建设峰会暨中国食品口碑榜发布仪式上,通过微信投票、公众调查等多种渠道的评选,旗帜奶粉凭借创新工艺模式和良好的消费者口碑,一举斩获“3·15行业先锋奖”。
“总书记说过,品牌信誉非常重要,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我们的坚持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魏立华说。
不仅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上,旗帜乳业也获得了更高的品牌认可度。
今年5月29日,食品界的“诺贝尔奖”——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颁奖典礼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河北的旗帜乳业成为一匹“黑马”,两项产品双双获得大奖:旗帜中老年奶粉获得大会金奖,婴幼儿奶粉更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获得世界食品行业最高荣誉——大会特别金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食品企业,赢得中外媒体及业界高度赞誉。
现代化立体仓库。 记者张昊摄
品牌影响力提升带来的最直接反应,就是市场的拓展和销售额的增加。
旗帜乳业副总经理杨玉清介绍,今年7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7届CBME中国孕婴童展上,旗帜乳业作为国内“鲜活”奶粉品类开创者应邀参展,产品得到业内知名婴童渠道商的青睐。会上,旗帜乳业分别与河南、海南等地的企业现场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渠道战略升级计划,目前已初步形成线上电商、线下母婴店和商超全线发力的销售局面。今年以来,旗帜乳业的奶粉销量持续上升,销量月均增幅始终保持在20%以上。
“总书记说过,创品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他希望国产品牌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我们会按照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努力。”魏立华说。
“总书记来时我就曾向他介绍,他手中拿着的君乐宝奶粉已经卖到了香港。今年8月,君乐宝奶粉又成功登陆了澳门市场,成为目前唯一一家通行于港澳市场的国产奶粉。”魏立华说,今年上半年,君乐宝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123%,明星产品增幅超过300%。
订单式收购牧草,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增收
9月27日,刘斌将供应给旗帜乳业的牧草码放整齐。 记者张昊摄
“这1000亩燕麦草,都是今年春天旗帜乳业订下的,已经收割打捆了,过几天就给送到牧场去。”察北管理区沙沟镇村民刘斌的一大片燕麦草地里,牧草用机器收割后就地打捆,码成一个个方墩。
9月28日,刘斌告诉记者,这片四周都几乎望不到尽头的牧草地,一年可以为他带来三四十万元收入。
刘斌早在2014年旗帜乳业投产之初,就开始与之合作,为旗帜提供牧草,从最早的几百亩、一年收入十来万元,到现在的上千亩,老刘直说“是旗帜带着我富了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旗帜乳业时曾叮嘱,要“在创造良好效益的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牧草收购便是重要途径之一。
旗帜乳业总裁助理张振璞介绍,公司共有2.2万头奶牛,一年光青贮玉米就要消耗13万吨,全部从周边村民手中收购。随着公司奶牛规模的增加,现在牧草收购范围已经覆盖了张家口市除坝上地区以外所有能种牧草的地方。
张振璞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旗帜乳业仅通过收购牧草,就能带动大约25000户农民增收,一亩地的青贮玉米就能收入将近2000元。
刘斌告诉记者,这两年,周围像他一样为旗帜提供牧草的村民越来越多,少的几十亩,多的几千亩,不少农户靠这个富了起来。
“今年,我们推出了一种新的收购模式——订单式收购,让农民不但收入增加,还收入更稳定。”张振璞说。
“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牧草种植小组,负责和当地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去沟通,由我们提供种子,农户来种植,我们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并进行田间管理,所有种植过程按照我们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直到收割。每批收割后的饲草再经过9项检测指标严苛筛查,合格后入厂作为饲料。”张振璞说,这样既保证了牧草的品质,也保证了农民销路稳定、价格稳定、收入稳定。
今年,察北管理区、张北县等地的200多户村民都与公司签订了牧草订购合同。
除了牧草收购,旗帜乳业还通过吸收周边村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旗帜乳业挤奶工石占林、武海英夫妇。 记者张昊摄
来自沽源县的石占林、武海英夫妇是旗帜乳业的挤奶工,过去自己在家里养五六头牛、种20亩地,可是受奶价不稳定、收成不稳定的影响,家里收入也总是起伏不定。埋头苦干一年下来,好的光景,挣个两三万元,碰上奶牛病死或地里的菜卖不上价,收入就更少了。
“经过老乡介绍,我们到旗帜上了班,经过培训,当上了挤奶工,每天8小时工作制,一年工资轻轻松松就能挣七八万元。”石占林说,“现在,我们在察北买了房,两居室,很宽敞,孩子也到察北小学念书了,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儿了!”(记者王成果 、王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