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在监管时,高风险企业列为重点,增加监管频次和监管力度。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改善内部管理等严格措施及早化解。而对一些风险程度较低的企业,可以适当减少监管频次。 6月27日,在武汉市民之家,普安医药有限公司普安大药房负责人彭敏领取武汉市首张《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该证集《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五证于一身。凭此一证,普安大药房可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经营业务。
药店办证五证合一
企业风险等级是动态调整的。比如,上一年企业若出现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其风险等级在下一年就会上调等级,严格监管。 审批简化并不意味着监管放宽。武汉食药监以辨证思维为指导,出台严管举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标“三办”,全面、系统梳理审批事项,有计划分步骤启动改革。
除此之外,今年4月,武汉市还启用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一期项目。该平台录入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4个领域所有企业的基本信息。市、区、所三级监管人员可登录综合监管平台,查阅全市食品企业的证照信息,即时掌握辖区新增企业情况。与此同时,市、区两级食药监管部门在抽样检测上也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抽检信息的完全共享。
今年底,食品药品领域各类审批事项网上申请和预审达90%,网上全程办达41%,一次办达100%。平均办理时限还将再提速,压缩到7个工作日。这一办理速度,在国内大城市里居于前列。
目前,武汉全市共有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食药监领域相关企业近18万家,审批事项18项75个子项。
今年以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压缩办事流程、探索多证合一、实行风险分级管理等举措,打造出一条高效监管服务链,收获监管对象好评。
5月,武汉食药监管部门在食品生产许可领域出台优化审批流程措施,简化相关流程、取消部分现场核查,设立食品生产许可证换证绿色通道,换证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提速到8个工作日内。24项业务均能一次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