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德阳消息(记者 古蓉媛)11月2日至3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俊带队省级专家团一行,前往罗江县57家生产企业,10家流通、餐饮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专家咨询活动,为罗江县食品企业把脉问诊,解决企业在工艺创新、品牌创建、新品种开发、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解决以上问题提供长期合作平台,为提升罗江县食品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
2016年以来,罗江全县食品产业实现产值64亿元,占到全县经济总量的15.3%,目前,罗江县已培育形成了以乐明食品、迪怩司、老灶煮、树上鲜、东泽食品等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罗江豆鸡、天府花生、罗江青椒闻名遐迩。但在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质量不稳定、新品种难开发、人才技术匮乏、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凸显。
为解决全县企业发展的难题和困惑,由罗江县人民政府、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德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罗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办的此次罗江县食品安全和产业发展专家问诊咨询活动,在为期两天,为企业答疑解惑,把脉开良方。此次活动涉及企业调研、交流座谈、专家问诊、企业与专家一对一交流等多项内容。
11月2日,专家组分为发酵食品组、干果炒货组、粮油组3个小组分别深入到12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企业的生产情况、食品安全管控情况、制约发展的因素等进行了了解。在德阳市沣沁食品有限公司,专家组对泡椒鲜竹笋原材料的自动筛选、采购渠道、运输等环节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原材料运输提出了相关建议,还在现场为企业解决二氧化硫超标等生产工艺、技术环节问题。在德阳市东泽食品有限公司,专家组一行参观了厂区前处理、后加工的生产车间现场,详细了解了产品的研发、抽检质量等情况,对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在德阳市乐明食品有限公司,专家组详细了解了生产产品稳定度、花生筛选流程的情况并参观了花生及豆鸡生产线,现场为企业在食用油等生产工艺、技术环节上给出了建议。
11月3日,罗江县召开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专家咨询会。会上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唐善虎指出,调研的几家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规模化生产,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都基本具备,希望企业继续保持。但炒货类相关食品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创新性不强甚至没有创新。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风味可口、营养健康的同时还要重视人才、重视创新、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向大学要人才,向科研院所要技术,同时要守住诚信经营底线。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盛家武则表示,“休闲食品同质化严重,要在同质化中找到差异化,在大品类中寻找细分产品,加强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增加毛利。地方特色食品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做好标准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筑好防火墙。有销售渠道和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可以开发其它品类产品,在网络销售上,要选择专业的服务公司,设计好方案再选平台。谨慎对待OTO,小企业先做好传统渠道再做网络销售渠道,重视非专业零售渠道和直接消费终端的开发。”
会上,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成都站副站长鲁时旭,四川省粮油中心检测站副站长杨军,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物残留及污染物检测室副主任乔秀明等专家还对标准生产、品牌建设、企业增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四川省食品安全生产协会副秘书长李军,四川省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任科等协会专家从行业自律,报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当天上午,参会企业还在现场与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交流。
参加座谈会的近70家企业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对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创新、产业的优化提供了技术上、思路上的指导,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平时很少有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们将紧紧抓住本次活动一对一交流指导的机会,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