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杨子楠)奥运会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特别是对食品生产企业。正因如此,争取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是诸多食品生产厂商的努力目标。中国的伊利集团和燕京啤酒集团就是经过层层考核之后,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事实证明,赞助奥运为这两家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更为其品牌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通常情况下,奥运会能够提升食品和饮品赞助企业的销量。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之一——燕京啤酒集团对此有颇为深刻的感受。借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其有形和无形资产也都获得了提升。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 李福成先生说:“3年间,燕京啤酒的年产销量由285万吨上升到402万吨,今年预计可以达到450万吨。我们的有形资产由原来的88亿元提高到150亿元,无形资产品牌价值由137亿元提高到206亿元。自2005年起,我们的啤酒年产销量连续3年进入世界啤酒产销量前十名。”
奥运会带给食品企业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伊利集团借助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做了大量工作,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集团执行总裁张健秋先生说:“通过牵手奥运,使更多的消费者更好地去认知了伊利这个品牌,也增加了我们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忠诚度。牵手北京奥运会,也为伊利集团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使得我们更多地去了解世界更多的信息,世界上更多的对于伊利集团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奥运会在促进企业销量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的同时,也为中国的食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信息,为企业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