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链上预制菜|世界美食之都联盟(中国)办公室扬州揭牌,推动美食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要闻 > » 正文

探索植物生态保护 捍卫食品源头安全

浏览: 来源:
新浪足彩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河北邮币卡 h5论坛 dota2壁纸 存金宝 惊爆游戏无修版

近年来,食用安全成为大众关注的民生问题。2007年奉节的脐橙,经红蜘蛛刺吸植物的枝叶,发生大面积黄叶、焦叶、落叶等现象,常规化学杀虫剂难以控制,丁伟研究团队从众多植物中,筛选出提取青蒿素后剩余的东莨菪内酯,组配出安全高效的创新药剂,具有很好的杀螨活性,进而配制出天然植物农药,开拓出“植物来保护植物”的新途径。经试用,在控制柑橘、棉花、蔬菜、茶叶、草莓等植物受螨类害虫危害上,见效快、效果好,系列的植物性螨类控制剂的开发研究与应用,获200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是农业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的国家,粮食产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维护关乎国计民生。在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的前提下,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丁伟和他的创新团队,却另辟蹊径地提出了:以植物医学和微生态调控为核心的,植物生态保护新理论体系,并集成了植保应用新技术,从源头上实现对病虫有效控制和食品安全的协调发展,通过在西南地区100多万亩示范基地的实践获得成功,走出了一条探索植物生态保护的道路,为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丁伟教授在一线的教学科研岗位上身体力行,在微生态平衡调控烟叶基地上对博士生讲课

20多年来,丁伟教授在一线的教学科研岗位上身体力行,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植物医学”植物保护新理念,成为食品安全源头控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也收获了200多篇学术论文,编写5部专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荣获各类奖励20多项的成绩,这一切正是他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创新”精神的体现和回报。

展开剩余51%

开创“微生态平衡调控技术,保障植物根际健康”的理念和应用体系

受大环境影响,西南地区的土壤质地大多呈现酸性,造成植物根系受伤,青枯病、黑胫病等作物根茎病害发生严重,防控十分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丁伟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沿海地区盛产牡蛎,别名生蚝,牡蛎壳磨成粉,再加上有益微生物,是调控土壤酸碱生态平衡,抵抗作物根茎病害的绿色添加剂。丁伟团队购进了400吨牡蛎壳粉,组配出全新的配方,按每亩100公斤的比例掺入土壤中,解决了当地土壤酸碱生态、营养、微生态平衡,为植物的健康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2017年武隆400亩应用示范基地,马铃薯从过去的亩产2000斤提高到4000斤,增产达50%。彭水的500亩烟草,产值从过去的2500元提升到4500元。微生态平衡调控对土壤修复,达到对作物根茎病害防控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荣获2013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阅读 (0)

记者 陶勉 摄影 卢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开创“植物问题靠挖掘植物自身潜力来解决”的理念和应用体系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