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合破局驴产业难题,十年坚守斩获成效
6月15日-16日,为期两天的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暨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在山东聊城顺利召开。会议中,与会专家及领导就目前全国各地商品驴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相应对策和成功经验等诸多专业观点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分享,同时针对当前商品驴产业循环经济中蕴藏的巨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大会现场。
聊城市副市长郭建民在论坛上提出:“要消除产业孤岛,需要全产业全社会协作,需要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样一个氛围和阵容,尤其是中国商品驴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将养驴与养牛、养猪同等扶持,甚至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 据记者了解,早在去年聊城市委就做出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特色毛驴养殖业,推进“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资金补贴和信贷支持,从源头推动产业发展。现已建成养驴合作社(规模养殖场)70余个,发展养驴规模50000余头。同时,聊城市委、市政府还将协调菜篮子、标准化养殖等畜牧扶持项目向养驴产业倾斜,扶持资金不低于20%将用于养驴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
在各级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双向带动下,驴农收益显著提升,养一头东阿黑毛驴,相当于多种一亩地的收益,这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养驴致富在当地形成热潮。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驴的传统役用功能没落,导致了毛驴存栏量的锐减。据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的600万头,并且还在以每年3.5%的速率下降。在“役用养驴”向“商品养驴”转型发展中,产业扶持政策、驴产业科技研发、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产业难题长期制约了商品驴产业的发展速度。
大会现场。 东阿阿胶集团董事、总裁秦玉峰。 6月15日-16日,为期两天的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暨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在山东聊城顺利召开。会议中,与会专家及领导就目前全国各地商品驴
东阿县委则充分挖掘“阿胶之乡”、“东阿黑毛驴”地理标志两大品牌优势,与东阿阿胶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联手解决“钱从哪里来、驴舍怎么建、驴驹怎么进、驴到哪里去”等七大难题。由东阿阿胶负责引导农户采购驴驹、保护价收购毛驴,与东阿县畜牧局共同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指导,形成一套完整的规模养殖模式。会议期间,各级领导及产业链伙伴共同参观东阿黑毛驴繁育中心、东阿阿胶城、阿胶生物科技园、中国阿胶博物馆等地,从育种、繁殖、加工、科研、文化等方面系统了解近年来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