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石竹”:
基本不从网上买食品,有时会从某些企业自营的“旗舰店”买点,不过前几天看到一位消费者的遭遇,发现原来“旗舰店”也有假冒的。
网友“许老师”:
买过食用农产品,不过都是熟人介绍的,质量还是不错滴,安全性应该与普通的产品差不多吧,不过价格便宜,原产地直接销售。
网友“xuchaoqin”:
我基本很少在网上购物,特别是食品类的,会担心质量问题。但我同学很喜欢在网上买各种零食,各种曲奇饼干,奶粉,营养粉,甚至水果,特别是芒果。老实说她每次买的芒果都挺新鲜,味道也好。所以我常想,是不是我顾虑太多?
网友“豆娃”:
只从网上买过肉松面包,是同事买的,看到实物后确实不错,就网购了两箱,别的食品没买过,对网购食品质量安全还是持怀疑态度。
网友“芙菱”:
从网上买过那么几回,一般都是买生活用品之类达不到包邮条件然后凑数用的,专门买食品的时候很少,也有过,比如,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假不假冒用嘴是尝不出来。不过就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别那么大,我不相信没有假冒。
网友“jinso”:
就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尤其是一些不方便拿的食品,网购平台不要搞太多优惠促销,只要质量过硬,就原价都可以,别整天减减减的。
网友“爱荷花的芦苇”:
从不在网上购买诸如食品、服装、鞋子之类的产品,没有亲眼见到试过,基本是没有保障的。
电器、手机之类电子产品倒是可以在网上的旗舰店购买,至少一些大型网站对于商家的资质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淘宝那种地方是不值得信任的。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要找网站客服投诉,遇到推诿扯皮就不要客气,直接投诉总部,或消协,一般都会有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网友“食品行业大学生”:
在淘宝网买过水果,如芒果(比较便宜),一般品牌食品没问题,其他商家有问题也看不出来。看评论的话,简直是真假难辨。安全性应该还是有保障的,但是否健康卫生就不得而知了。而且如果出了事,也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一个详细的处理流程。
网友“枫林幽径”:
网络购物,因为便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同时,因为隔着一张网,真假优劣就变得朦朦胧胧。有过几次购物体验,感觉良莠并存,假货和粗制滥造的比例确实比实体店更多,虚假宣传那就不用说了,不带点虚假和夸大成分,感觉就不是网店。
网友“150000”:
很少网购食品,假货太多,无证产品假冒产品泛滥,风险性无法评估。
网友“石竹”:
网售食品监管跟其他食品监管一样,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不作为现象,没有主动监管的意识。
食药总局现在以检代管,通报了企业,结果是假货,这玩笑开大了,躺枪企业的损失谁来赔偿,估计监管部门不会管,我觉得企业可以起诉网络平台!
网友“三月”:
电商的发展必然渗透到各行业,而发展中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不是说好的“为人民服务”吗,这个锅不能让消费者背。
网友“Qq求职者qq”:
电商发展是目前主流趋势,国家一定要加强对这块的监督管理。
网友“许老师”:
网络是虚拟世界,鱼龙混杂,监管确实有难度,但是如果加强平台责任,有关部门加强抽检力度,应该可以初步保障食品的相对安全的,至少可以慢慢达到实体销售食品的安全水平,目前还不行。
网友“shipinjicha”:
网售假货,只要监管向上查一步,向下查一步,用监管曾经说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就可以了。现在的食品监管处罚是浮在水面上的,叫蜻蜓点水式的。不如每个县(市)局,每年再多花一点精力,每年查办1--2件案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然后公开,一定有很大的威慑力的。
网友“xuchaoqin”:
问题吧,最明显的就是以次充好。打着某某旗号,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我觉得应该严格控制刷单行为。我们网购时基本接触不到实物,通常只会看评论和销量。既然这两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非常有必要监控这种行为。
网友“豆娃”:
网售食品平台:建立严格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对网售食品查验相关生产资质并实地考察,满足制度规定后准予网售;定期对网售食品经营者巡查,确保在售食品质量安全。
食药监管局:对网售平台加强监管,如查出平台自身无网售食品准入及定期巡查制度、在执行制度时存在弄虚作假、鱼龙混入等违规情况,严惩不贷。 对网售食品定期不定期抽检,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电商平台和网售食品经营者共同处罚。
网友“爱荷花的芦苇”:
打假是必要的,法律法规也是需要完善的,监管也是需要力度的,这些目前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加强。但是不支持以营利为目的的打假,标签、文字上的错误和失误虽然不应该出现,应该适当轻罚,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健康的要严厉打击。
网友“经纶”:
个人觉得现在政府部门对于电商平台的抽检和法规越来越多了,之前有听过饿了么介绍管理控制,还是不错的。只是执行力的问题各大企业都会碰到。
网友“枫林幽径”:
靠商家良心肯定指望不上,国家应该出台政策,要求平台严审资质,加强内部控制,如果商家出现问题,平台要付出代价,只有违规代价高于利润,才会引起重视。网上销售,往往因经营者和购买者的地域问题,出现举报无门的现象,食药总局应该建立网上举报平台,由平台根据相关信息,将案件分配给相应的地方监管部门,并跟踪案件调查和处理情况。
网友“150000”:
治理嘛,首先监管部门不能不作为,弄个管理规定就没事了,要建立网上便捷快速投诉渠道,不分地域限制;二要加大查处力度,假冒伪劣一旦查实,罚到倾家荡产,行业禁入;三要严肃平台责任,同责同罚,一定时期内连续出现,停止交易整顿,让淘宝平台停上三个月,看马云着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