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发展,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的食药品监管困难。彭静建议,应完善食药品网络销售监管体系,可借鉴北京经验,在各省市食药监局设立食品药品稽查总队网络监管大队或食品药品互联网监测中心,在区县公安部门设立食品药品网络安全监测站点,对网络食品销售及食品安全进行实时监控。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更应是全民大众的事。目前,我们针对食品安全的制度设计已越来越完善,但不同部门无缝沟通对接还不够,标准还有差异。”彭静认为,食品安全需要加大社会公民的参与度,鼓励员工内部举报。
全国政协委员、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江龙认为,如今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相对不足,有的地级城市,执法人员与监管对象比例为1:144,一名执法人员至少需要监管144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监管对象。基层监管人员中药学、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如今食品产业呈现出“多小散”现状,一些小作坊、小餐饮、小熟食分散、隐蔽、随意,在基层监管层面是困扰食品安全的一大难题。
积极推广食药品安全快检技术,实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进校园、进企业、进工地、进超市、进农贸市场,推动人员密集场所和群体聚餐场所的食品安全快检常态化。 重庆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吴娟 摄影报道
积极推广食药品安全快检进校园进企业进超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连续5年提出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
彭静称,作为生产者,他们比普通消费者和职能部门更了解生产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健全举报制度,完善奖励制度,还要建立保护制度,从规范和保护两方面鼓励知情人及时举报、敢于举报、乐于举报。让举报人不仅能得到保护,还能获得奖励。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关键也在基层。”刘江龙建议,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政策,做到执法有据。他建议国家食药监总局制定三年规划,力争通过多种形式,把全国基层执法人员轮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