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说,现在什么东西都有保质期,就连保鲜膜都有保质期,那么关于食品保质期,它的定义是什么?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是否就不能再食用了呢?
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我国对食品保质期的要求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发达国家食品保质期要求不同
欧盟
欧盟规定,保质期分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
在此前食用——通常是针对一些易变质食品,是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有可能威胁健康;
最好在……之前食用——针对其他食品,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会受影响。
美国
美国食品包装上的日期分4种,销售截止日期、最佳口味期、食用期和封箱包装日期。一般会根据食物的性质来标明。
销售截止日期——食品外包装箱上都必须标明“销售截止日期”,指商场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这些食品。但并不是说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吃了,它会给消费者购买后的食用、贮存留有余地。
最佳口味期——指食品味道或者质量的最佳时间。
食用期——即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一般这个日期是最长的,超过这个日期就必须销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