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不再仅局限于工业、服务业,食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改革机器人食品制造,即食品自动化。昨日,第十届迈入自动化时代的食品行业技术交流会在本届糖酒会期间召开,“迈入自动化时代的食品行业———智在创新 智在升级”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不少参会企业都带来了其食品定制化生产的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机器人已在农业、初级食品加工和二级食品加工等实现了应用落地,其大优势除了大大提高了行业效率,减少了人们的安全隐患,还可以极大方便定制化。”锦岸机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磊介绍道,整个食品生产链中,机器人适用于食品包装、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卫生等多道工序中。一直以来,关于食品的口味,便是众口难调,而“在智能化时代,一个车间可能一天能生产几百个品类,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这为定制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朱磊举例说道,“比如运到不同地方的火锅料,需要不同的辣度,现在在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协助下,能在生产线上很容易实现。”
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消费者观念升级,“从海量到精细的趋势”越来越被认可,反映到食品行业,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自然更易赢得市场。青岛东平骏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田洪波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不单单使食品更符合用户需求,更能获得用户反馈,对于食品企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科技赋能食品,未来,智能化能给食品行业再带来怎样的变化,值得拭目以待。”田洪波说。
川派火锅
抱团出海 或迎增长契机
四川火锅发展潜力与机遇高峰论坛昨日在蓉举行
根据中国餐饮协会数据,2017年全国餐饮实现营收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火锅行业凭借其经营效率高、复制能力强、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社交属性强等特性,成为中式餐饮中的最大品类。随着国内版图的快速扩张使得产业格局趋于稳定,输出国外或许将成为行业增长的另一大契机。昨日,“同奔跑·共追梦”四川火锅发展潜力与机遇高峰论坛在糖酒会首日举行,与会企业嘉宾解析了火锅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与机遇。
来自会上的另一组数据表明:在2017年,全国火锅餐饮收入达3856亿元,占国内餐饮行业收入的比重为9.73%,增速为24.7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位居第一。“当前,火锅餐饮是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其中,川派火锅潜力巨大。”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严龙告诉记者,“目前麻辣火锅在全国火锅市场占70%。而在整个中国餐饮市场中,四川火锅又占三分之一,接下来将对四川火锅品牌进行整合,抱团出海。”
火锅一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化符号;另一方面,连锁直营和加盟是火锅餐饮发展主流,经营模式越来越精细化,中心厨房和物流配送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厨师化”“可复制”等行业属性,不仅吸引了更多的风险投融资企业关注,品牌化和规模化更是具备了向国外拓展的机遇和契机。对此,红火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张林分享“火锅的未来发展”,他指出火锅市场巨大而分散,提高餐厅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智能化新技术推动餐饮服务升级,进而形成对接国际市场的火锅产业更强的竞争力。
对于抱团出海,严龙在分析后表示,火锅企业“走出去”或是机会,但企业需进行周全考虑与打算。首先是技术水准,国外公司的工艺技术达不到国内的水准,而国际物流又导致成本剧增,海外建厂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在当地熟悉火锅后台操作的员工少之又少,而人工成本又远高于国内,较长时间的培训周期会消耗更多的成本和时间;其次,也需要时间去融入当地饮食文化。“此外,每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的标准不一样,火锅企业除了要保证口味的统一性外,派遣专业团队去海外店铺指导工作也非常有必要。”本报记者 孟浩 程怡欣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