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至目前,他们已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建成道路52公里、供排水管网94公里、标准厂房39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32.3万平方米。实施了总投资5.7亿元的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项目,铺设热力管道22公里,实现了产业集聚区用热企业全覆盖。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产业集聚区整体框架进一步拉大。制约项目发展的拆迁因素彻底解除。2013年7月,产业集聚区启动拆迁以来,已开展了5次集中拆迁,累计拆迁居民800多户,拆除房屋面积35万平方米。确保项目落地的征地得到保障。2009年以来,累计征收土地7000余亩,为今麦郎、克明面业、五得利、史丹利、正康粮油、农有王机械等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安置社区及商业区建设加快。总投资20亿元的集医、教、商、居、研多功能融合的综合服务项目——金茂生活广场项目,一期安置房9栋4.8万平方米即将交付,二期12栋安置房已开工2栋,第六中学正在同步建设,综合商业区、社区医院等专业功能区即将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快,综合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
遂平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2016~2017年度“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区)”,遂平克明面业有限公司、河南正康粮油有限公司、河南创新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称号。
龙头带动 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
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增强产业集聚区竞争能力。他们一是健全服务机制,坚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县四个班子领导重点建设项目承包责任制,从项目洽谈到竣工投产,进行全程指导和协调服务,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实行了“一事一议”,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二是破解要素制约,成立投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土地收储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力资源平台,着力破解要素瓶颈。大力支持企业挂牌上市,惠强新能源已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海全宇生物科技已完成上市准备,产业集聚区上市企业累计12家。汝河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翔云光电、大众粮油等企业担保贷款2.6亿元。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省级研发中心4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集聚区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了检验检测、节能减排和环境监测3个中心。创新企业用工服务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激励职工长期在集聚区稳定工作;连续3年举办大型“百企万人春节招聘会”,为县域100多家企业提供招聘平台,每年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三是优化经营环境,成立县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加大对企业运营环境的优化力度,对出现的个别阻挠企业经营、项目建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了企业正常经营。采取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兑现优惠政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增加客商投资粘性,吸引其在遂平连续投资、新上项目。至目前,已有克明面业、今麦郎食品等10余家企业新上二期、三期等扩建项目,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项目支撑 提升发展水平
目前,遂平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6大食品加工产业链条。以今麦郎食品、五得利面粉、克明面业、一加一面粉、益康面粉为龙头的面制品加工企业有50家,年加工面粉120万吨、挂面方便面30万吨,年产值45亿元;以正康粮油为龙头的食用油加工企业有4家,年产油脂2万吨,年产值4亿元;以燕京啤酒、今麦郎饮品为龙头的啤酒饮料制造企业有11家,年产20万吨,年产值3亿元;以众品食业为龙头的肉食品加工企业有5家,年生产肉制食品12万吨,年产值21亿元;以雀巢徐福记食品、大拇指食品等为龙头的饼干糕点烘焙食品加工企业有8家,年产值20亿元;以英联饲料、扬翔饲料、宏展饲料等为龙头的玉米加工产业链条企业有13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年产值16亿元。
图为今麦郎在遂平县产业集聚区的生产基地。杨大勇 摄产城融合 助推产业集聚区提档升级
招大引强 引领名企名牌集聚
创新机制 提供要素保障
科学规划 高标准建设
图为徐福记在遂平县产业集聚区的生产基地产品展示区。杨大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