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左图探索商标、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有利于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增信服务。银行业也有希望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率先突围的路子!
关键词:担保;突围;风险;浙江;银行业
作者简介:
突围“担保圈”
——防范化解企业信用风险的浙江样本
经济日报记者 齐 平 周 琳 郭子源
左图 探索商标、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有利于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增信服务。图为泰隆银行客户经理正查看某小微企业主的商标注册证等材料。
右图 截至2015年11月末,浙江绍兴市新昌县不良贷款率仅为0.86%。新昌农商行为当地三分之二的企业提供了贷款,贷前调查时着重看企业的资产、销售与负债的匹配度。图为新昌农商行客户经理来到浙江奔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走访。
对于很多银行员工来说,岁末年初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中国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10个季度上升。多种迹象表明:随着制造业去产能、房地产去库存、实体经济去杠杆持续推进,银行业承受的信用风险压力明显增大。
化解企业信用风险、稳定金融市场、去杠杆难在哪里?如何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春节前,《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浙江省,对当地银行业正在开展的困难企业分类帮扶工作进行调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