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餐饮业可持续发展合作新模式
5月29日上午,2019中餐国际化发展大会作为京交会创新板块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由北京市商务局、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主题为“创新服务全球共享”,会期三天,包括大会开幕式、国际中餐技艺交流、一带一路中餐发展研讨会等内容。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巴基斯坦、土耳其、厄瓜多尔、挪威、菲律宾、香港、台湾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餐组织负责人、商会代表、餐饮领域专家、相关产业代表200余位嘉宾出席大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发表主题演讲
虽然中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但在与会专家看来,中餐的国际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国烹饪协会姜俊贤会长指出,目前中餐国际化的发展,仍面临着海外高水平厨师及专业管理人才匮乏、中外餐饮文化差异、中餐品牌形象建设薄弱、国家政策支持有限等问题。中餐国际化发展大会的举办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餐饮行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同时搭建起国内外中餐从业者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全面提升餐饮业创新水平,推动我国美食文化在海外的推广。
多国代表分享中餐业海外发展新经验
中宣部原秘书长官景辉致辞
“世界美食”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创立于2004年,旨在汇聚世界创意策略因素,推动世界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各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发布四大权威报告,全面阐释中餐国际影响力
各国与会代表合影
北京市商务局副巡视员丁剑华讲到,餐饮业作为重要传统服务型行业,对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到2018年,40年间北京餐饮收入从1.7亿元提高到1100亿元,增长了近650倍;服务网点从不足1600家发展到8.6万余家,增长了54倍;国内八大菜系、国外风味美食,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老字号特色小吃,集聚北京,“京菜”更成为中国第九大菜系。 本次大会设置了丰富的中餐烹饪技艺互动与实践环节,多角度展示中餐文化和技艺。主办方邀请多位中国烹饪大师为与会的各国代表教授了京味面点、宫廷菜、私房菜、素食及时尚冷菜的文化和烹饪技艺。注册中国烹饪大师王志强、张芳忠等烹饪名家向各国参会代表展示了中餐文化及技艺,中国意境菜创始人、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北京大董烤鸭店公司董事长、注册中国烹饪大师董振祥展示了大董中国烹饪---意境菜艺术表演,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品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得到了世界各国中餐组织代表的广泛赞誉与好评。 业界专家共话中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