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防严控严管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包头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杜绝临期过期食品回流市场,更好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将从三个层面贯彻执行,一是社会层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12315投诉举报热线,坚持有报必查、有举必究的监管制度,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切实提高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合力,构建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二是企业层面。要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建立临过期食品规范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根据经营规模,大中超市还需设立专区、专柜,明示临期销售品种,设立专兼职人员定期清理过期食品,对退货要记录清楚,处置及时,保证不发生二次回流。三是监管层面。加强《办法》的宣贯工作,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有关临期过期食品风险意识。加强日常监管,重点检查馒头、面包、肉类制品、液态奶、饮料等保质期较短的高风险食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食品保质期定期自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超过保质期食品未下架的、销售过期食品、擅自更改生产日期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从重处罚。
学校周边“五毛食品”特别是“辣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请问市场监管部门是如何确保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针对学校周边“五毛食品”特别是“辣条”等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包头市市场监管局以三项措施力保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对学校及校园周边的检查频次,重点检查证照、进货来源、销售行为、产品质量、标签标识,坚决杜绝来源不明、标签标识不合格等食品流入市场。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每年春、秋两季和中、高考期间组织全市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进校园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上半年,学校、幼儿园食堂量化等级评定率98%,明厨亮灶率94%(超出国家年底70%的目标),全市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形势较乐观。同时,包头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方式近期推出“邀请家长陪餐——我来买单”活动,将发放一大批“12315家长陪餐卡”,邀请家长随机陪孩子就餐,直接参与餐饮卫生安全监督活动,发现问题可直接投诉。
流动餐饮大篷车的“一条龙”服务因价格低廉在农村牧区颇受欢迎,但也存在着经营分散、不易监管问题,请问你们是如何监管的?
包头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流动大篷车的监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摸清底数。包头市农村牧区现有集体聚餐流动餐车74家,其中土右旗41家、固阳县25家、达茂旗8家。二是狠抓规范。先后制定出台了《包头市农村牧区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办法》《农村牧区集体聚餐承办者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牧区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备案管理、明确流动厨师从业行为,要求厨师、服务员必须要有健康证,而且每餐的各种食物必须留样,留样食品必须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目前已给44台流动餐饮大篷车办理了“备案卡”,将其全部纳入监管视野。三是加强治理。采取给流动餐车安装摄像头和GPS定位器的方式对其进行实时监管,目前已有11辆流动餐车安装了监控设备。上半年,已经捣毁报废4辆不符合要求的流动餐车。(通讯员 张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