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
603399
no way
苏州固锝
365影院
心做し
股票之声
澎湃号 > 中国食品安全报
言论|别让食品谣言毁了“整锅汤”
2019-08-12 1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国食品安全报
关注

翟桂溪作(新华社发)
十几元一只的烤鸭是激素鸭、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可乐能把整条鱼“溶解”、醋蛋液包治百病……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健康提示”,时不时就会出现在亲友群、朋友圈里,给不少消费者造成困扰。而只有让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跑赢伪科学占领朋友圈的速度,才能有效减弱、遏制食品谣言的传播和危害。
在我国,每天有243万家餐厅开门营业,13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工运转,价值310亿元的食品上架销售。食品安全谣言问题已然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对食品企业、行业带来的危害更不可小觑。前两年福建发生“塑料紫菜”谣言,就给整个紫菜加工行业造成了近亿元损失。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食品安全领域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常常抱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经营主体和科学家的反应回击谣言速度也没能跟上信息社会步伐。更为夸张的是,随着短视频传播的兴起,食品安全谣言出现了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很多新特点。一些食品谣言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形式传播,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
值得肯定的是,这几年,相关部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要破解食品安全谣言,仍需多方协同发力,形成社会共治。
首先,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传播,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和可靠信息。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讲力度。
其次,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监测、筛选、确认以及处置机制,形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
根据现阶段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特点,在辟谣同时更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科普辟谣工作机制。食品企业、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应建立合作机制,广泛交流信息,通过拍摄科普宣传片、短视频等方式,实现食品安全辟谣内容的多媒体传播,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知识,服务好广大消费者。
来源:经济日报
▼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订阅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报》
▼


往期精彩回顾:
关注|廖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要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本微信号内容同步在以下平台发布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官方网站:
投稿邮箱:cfsn51881559@sina.cn
新闻热线:010-68232904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觉得不错,请点赞分享 ↓
来源:经济日报
▼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订阅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报》
▼


往期精彩回顾:
关注|廖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要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本微信号内容同步在以下平台发布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官方网站:
投稿邮箱:cfsn51881559@sina.cn
新闻热线:010-68232904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请分享 ↓↓↓在看
关键词 >> 媒体号
特别声明
本文为媒体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0
相关推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