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不仅规定了我国在食品中允许添加的某一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或残留量,而且规定了同一功能的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糕点中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商对国家标准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透彻,随意添加多种防腐剂所致。
三、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产生铝残留。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改善产品卖相和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四、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五、腐霉利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树的灰霉病防治。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腐霉利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超量使用或不遵循休药期规定。
六、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等添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残留。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为延长产品保质期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添加过程中计量不准确或搅拌不均匀造成,还有可能是原材料的二氧化硫残留带入叠加造成。
七、甜蜜素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甜味剂。甜蜜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改善产品的口感超限量、超范围使用,也有可能是原辅料及生产环节把关不严造成。
八、克百威
克百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并有一定的杀卵作用。依据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克百威在芹菜中的限量值为0.02mg/kg,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而违规使用。
九、酸价(以脂肪计)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酸价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等有关,特别是存贮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致使酸价超标。
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由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刀菌复合群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与小麦赤霉病发病过程紧密相关,温湿度是影响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受局地气候的影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可能是造成小麦加工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的主要原因。
十一、 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
4-氯苯氧乙酸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第11号),明确豆芽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得使用4-氯苯氧乙酸钠。由于4-氯苯氧乙酸钠可减少豆芽根部萌发,加速细胞分裂,使豆芽更加肥嫩、粗壮,提高豆芽的产量,仍有违规使用现象。
附件:
本次检验项目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