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0日,各地共检查学校食堂、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79万户次,立案查处3377起,取缔无证经营者826户,撤换食品原料供货商2846个,更换供餐单位631个。其中,山东泰安市泰山区某幼儿园、辽宁大连市庄河市某小学等食堂责任人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处理。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也是责任心筑起来的。根据实际,教育部门积极引导学校大力增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眼下,各学校已普遍落实“陪餐制”,每天由不少于1名校(园)领导陪同学生就餐。在不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也以抽查的形式,在就餐时间进入学校餐厅,检查餐厅卫生状况,交上伙食费同孩子们一同就餐。
好机制是快速解决问题的利器。10月4日,安徽滁州的罗女士投诉凤阳县府西街某烘焙店蛋糕有质量问题。滁州市市场监管局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转办至凤阳县市场监管局。当晚10时许,在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下,投诉问题圆满解决。
“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现在学校实行了‘陪餐制’,校领导陪孩子们吃饭,现场监督食堂的食品安全,我们家长放心。”
北京市东城区的家长和孩子们就是此次整治行动的受益者。9月17日,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升级版“你点我检”平台正式上线,辖区内的96个学校食堂、54个托幼机构被纳入进来。通过该平台,可以自主发起对学校和托幼机构蔬菜农药残留、水产品甲醛含量、餐具洁净度等项目的检测诉求。执法人员将对关注度较高的项目开展抽检,及时公布检测结果。“有这样的监管措施,家长总算放心了。”不少学生家长说。
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让整治成果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各地监管部门按照“严格监管、全程控制、落实责任、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顺利完成70周年庆祝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能力,公安部在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的同时,指导各地公安机关加强食药侦队伍建设,强化同有关部门的联动执法和行刑衔接。
延伸阅读
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第一道关口——
查处案件4万余件,取缔无证企业1100余家
查处违法问题4977起,责令整改相关问题7871起
蔬菜、禽蛋、猪肉和各种水产品,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保障防线,是监管部门的重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批示,要细化完善整改措施,抓紧布置开展,务求实效。随后,农业农村部确定了“4+2+2”整治重点,即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4类农产品;使用禁用药物、不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2种行为;农药、兽药2类农业投入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靠肉眼辨别,需要通过检测才能掌握的状况,农业农村部安排抽检农产品样品7340个、农药样品10000个、兽药样品5000个。严格随机抽样,强化问题查处,将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和查办案件的多少,作为评判各地工作依据并纳入延伸绩效考核,建立“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工作导向。截至10月30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95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786万家次,查处问题2.2万起,销毁问题农产品和假劣农药兽药770吨。
“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现在学校实行了‘陪餐制’,校领导陪孩子们吃饭,现场监督食堂的食品安全,我们家长放心。这件事抓到‘点子’上了。”山东省高唐县鱼邱湖街道居民韩强的一番话,折射出当下正开展的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初步成效。
10月16日,12家大型乳品生产企业在北京向全社会庄严承诺: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乳品质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从源头上筑牢乳制品食品安全的防线。”现场的某乳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儿!那些唯利是图赚黑心钱的,就该严惩!”重庆市民陈斌说。
“我刚买的小白菜,麻烦帮我检测一下。”9月27日9时许,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市场内,买菜的群众主动上前要求检测蔬菜农药残留。南充市顺庆区市场监管局当天共在13个农贸市场同时开展“食品安全快检进市场”活动,并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保障百姓“菜篮子”安全。
日前,重庆市公安机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出动上千执法人员,清查涉及该市17个区县的下游批发销售窝点170处,查扣假劣食盐18万余袋、70多吨,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产销储犯罪“黑窝点”10处,摧毁了一个盘踞川渝两地的特大制贩假劣低钠食盐的地下网络。
“整治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发现违纪违法线索,优先处置严肃处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通过参加部党组会、与部领导沟通情况、与司局主要负责人谈话等方式,传导压力,督促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参与专项检查等方式,督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弄虚作假、隐藏遮掩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保健食品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等问题,广受社会诟病。目前,保健食品整治工作正有条不紊向前推进。围绕规范保健食品标签标识、整治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整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严厉打击传销和非法直销、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10月30日,全国共收到相关群众举报投诉4000条,检查发现并责令整改相关问题7871起,查处违法问题4977起,涉及金额1.8亿元,吊销证照97件,移送司法机关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