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供港食品百分百安全 内地百姓情何以堪

浏览: 来源:
泊莱美 商界秘艳 苗神客 台湾演员谷音 马路我们穿越去 独占幽兰心 强制兽爱 古剑奇谭 定光剑 赶尸后裔 67.19.37.235 挽留txt新浪 www.444aj.com

  食品安全的教训太多太多。要重新树立食品安全信誉,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无疑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深刻反省、检视,拿出尊重消费者的诚意与实际行动。但是,在商言商,商家的良心道德基本靠不住。监管部门放弃内外有别的食品安全监管双重标准,完善内地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与监管制度,制定、完善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降低食品安全检测门槛,十分必要。而且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能因为食品不供港、不出口,不影响国际形象,就辜负内地民众的满腔期待。

  据商务部人士介绍,供港食品之所以如此安全,背后有一套极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一个产品从生产到运输、出口,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全程监管,商务部系统则负责生产基地的资质审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由一个监管部门独立监督、供应的全食物链。从内地供港食品监管奇迹来看,内地食品安全监管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内地食品不说百分百安全,对内销食品安全尽到监管职责,提高内销食品安全质量,消除民众食品安全焦虑心理,总该可以做到吧。

香港的食品均未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唯有像监管供港食品安全那样重视内销食品安全,从源头上下工夫,从制度上强化、落实,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把食品安全检测常态化、制度化,并在电视、报纸、网站等传媒上及时公布食品质量检测指标。充分尊重公众的消费知情权与健康权,消除公众疑虑,让制度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消除食品行业安全隐患,为民众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才能化解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否则,即便再多监管者声称“我孙子喝的也是国产奶”,再多官员、专家责怪媒体炒作食品安全问题,也于事无补。

  长期以来,内外销双重标准问题一直困扰着内地消费者。内地爆发瘦肉精食品安全事件时,曾有媒体批评内地猪肉安全监管出了问题,称“九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然而正是这些部门,从2001年以来,经他们的监管之手供应给香港的食品均未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我们在羡慕香港同胞好口福的同时,难免产生一些疑问。同样是内地食品企业,供港食品质量为何比内销食品好得多?监管部门为何能管好供港食品安全,管不好内地食品安全?内地食品企业为何不按照供港食品的要求提升内销食品质量?在内地民众肠胃俨然变成化工厂的年代,内地供港食品安全可靠无疑夺人眼球。更值得追问的是,供港标准为何不能成为普遍的食品检验标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毒大米,从化学火锅、农药火腿到染色馒头,从毒豇豆、多宝鱼到瘦肉精,从注胶虾、皮鞋果冻到皮革酸奶,内地食品安全黑幕不断被曝光。食品安全危机四伏,消费者无所适从,每天饱受“问题食品”的困扰。内地百姓的生命健康权利何处安放?

  供港食品成为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奇迹,这固然与供港食品利润较高等市场因素有关,但是内地食品安全监管就不重要吗?香港卫生局长周一岳曾指出,“如果供港食品的安全率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听了香港卫生局长周一岳的建议,奉行内外有别监管原则的内地监管部门不脸红吗?

延伸阅读: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