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子版 >> 日历 >> 20160510 >> 版面索引 >> B1:消费周刊 扎堆音乐节 消费新指南 2016/5/9 20:14:44
作者:石奕蓉
微信
初夏来临,音乐节在沪上公园热闹以来,仅五月,就有草莓音乐节、静安爵士音乐节等吸引着乐迷们,大家关心的除了音乐节的阵容,还有音乐节上“该穿什么”、“该买什么”,一份“音乐节消费指南”悄然蔓延开。随着音乐节品牌的打响,消费指数也跟着直线上升,主办方也用各自独特的个性吸引着年轻人前来消费。
21岁的美根是各大音乐节的忠实拥趸,每次去音乐节都要精心装扮一番。除了时尚的衣着和包包佩饰,还有音乐节必备利器:纹身贴、太阳墨镜、自拍杆等。“许多要在现场买的东西,比如音乐人的签售唱片、小吃、各种音乐节小商品……去一次音乐节,从门票到装备,大约要花500元。”她坦言,今天的这身装扮也是在来音乐节之前特意购置,“看了网上一个‘音乐节穿什么’的帖子,立马去购置了些富有个性的,平时不怎么穿的T恤、裙子……”
笔者在爵士音乐节现场注意到,任何商品(如衣服、马克杯、笔记本、明信片等)只要印有音乐节或表演嘉宾的相关LOGO,就能卖得极火。“我是看到召集摊位信息来的,平时就卖点衣服,这次借着音乐节,自制了一批爵士风格的文化衫,卖得还不错。”说话间,就有一位年轻人前来咨询。
笔者还注意到,现场支起多家摊位,有手工义卖、音乐人影碟、扎染T恤等,价格在50元上下浮动,而这些商家都是音乐节通过创意市集摊位招募而来的;名气更响的草莓音乐节则与更多进驻商家合作:21克蛋糕、Heineken啤酒……不少商家既在音乐节上做起生意,也通过这种方式在人流多的地方为品牌打起广告。由于草莓音乐节人流量较大,安检严格,入场时一律禁止携带饮料、食品等,使得园区内的食品、饮料商家有了“垄断”保障。“一瓶啤酒要二十、三十元,随便来份小吃也要这个价格,还要排半天队,有什么办法,园区不让自带酒水!”携女友来草莓音乐节的王先生告诉笔者,整个音乐节现场就是一个巨大的时尚展销会,琳琅满目的摊位让女友难以挪开脚步,许多商品在音乐节的包装下显得非常有吸引力,让人格外有购买欲。
“就像这个音乐节必备纹身贴,一张就卖10元,平时怎么会买?这里为了搞点气氛,就不考虑价格啦。”王先生边挑东西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