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父辈相比,95 后对保健品的态度截然不同。中老年人将保健品视为药,定时定点按量服用,追求长期坚持达到保养目的;而 95 后则将其看作是 " 补救剂 ",认为是熬夜、大吃大喝等 " 罪恶行为 " 之后的弥补,更追求快速起效。
总体来看,人们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功能性食品的出现让消费者对健康食品有了新的看法。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开始选择更加多样的功能性食品。
妆食同源,新原料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原本在护肤界大火的成分党如今也 " 烧 " 到了食品领域。
从方便面开始,粉面成为了方便速食品的经典品类。从最开始的口味创新,到现如今拉面说、劲面堂、李子柒的品质升级,速食品不仅仅只追求 " 速 ",更追求 " 味 "。
然而产品提价并非易事,以涪陵榨菜为例,虽然毛利率保住了,但销量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植物肉的兴起不仅仅是由于消费者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还在于传统肉食加工已逐渐趋于天花板,若想继续满足肉食者需求,发展空间已受限,新型肉食品成为了肉品加工的替代者。
中国品牌不断拥抱国潮,也改变了食品等行业的格局。中国老字号品牌们也趁机再度崛起,不断深挖传统文化和新消费群体结合的新机遇,加速了国潮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三:植物蛋白
功能性食品、养生、预制菜、零糖低卡、植物蛋白成为了 2021 年食品业界的关键词。年轻人的好奇心和需求被点燃,资本热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尽管 95 后、Z 世代消费者是 0 糖低卡低盐背后的推手,但目前对于真的去糖减盐的食品,消费者接受程度仍然有限,被 " 减轻 " 的食品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重口味,0 糖低盐的需求还未被完全激活。
紧接着,汉口二厂和代餐品牌 Wonderlab 推出了透明质酸气泡水和透明质酸软糖;乐纯和光明乳业推出了透明质酸酸奶;乐乐茶推出透明质酸奶茶;娃哈哈推出了玻尿酸气泡水—轻奈……
一时间,植物肉产品开始遍地开花。植物肉产品渗透到了各大商超、星级酒店,甚至是私房菜馆、休闲餐吧中。星期零、珍肉、庖丁造肉等新品牌发展迅猛;金字火腿、双塔食品也开始和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Beyond Meat 合作,在植物肉赛道着手分羹;肯德基推出了植物肉炸鸡块;麦当劳也在中国内地首次推出了植物肉早餐系列等等;就连老字号狗不理也推出了植物肉包子。
东兴证券预计,2022 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更多的企业有涨价预期,具有向下游传导价格的能力的企业会更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