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7日电(记者潘清 龚雯)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民众对于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为包括农产品、水产和乳制品在内的全球食品供应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摩洛哥农业海洋事务部下属出口管制和协调自治会(EACCE)带领11家摩洛哥食品企业,现身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此之前,这个北非国家曾四度参展。
此次参展的摩洛哥企业带来了包括橄榄油、调味品、鱼罐头、茶、糖果、巧克力、奶酪等在内的主打产品。11家企业产品各具特色,但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却如出一辙。
King Pelagique Group是一家专门从事鱼制品生产的企业。集团商业发展经理Kazimierz Kucharski说,摩洛哥海产品不仅品种丰富,而且品质优良。“我们非常想和中国做生意,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庞大了。”
与大多数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摩洛哥企业不同,以生产棉花糖出名的Facone已经在中国拥有了代理商和常客。负责人透露,公司目前正在尝试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新品种,此次参展正是为了更多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
EACCE市场经理Rajae LOUARRADI介绍说,2008年和2009年,摩洛哥政府相继启动了“绿色摩洛哥计划”和“Halieutis渔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农业和渔业的发展。“对于摩洛哥的农业和渔业而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都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LOUARRADI说。
事实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和摩洛哥一样,被中国食品市场巨大的潜力所吸引。
波兰养牛育种及奶农联合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推介其多样化的优质奶制品。联合会发言人Rados?aw Iwański援引数据说,2015年从波兰出口到中国的牛奶量大约较上年增长30%。他预计,未来中国消费者对欧洲食品的需求会出现明显增加,中欧进出口乳制品的合作前景广阔。
伴随饮食结构的改善,中国民众对优质乳制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有分析师预计,2014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中国市场乳制品缺口将达到3940万吨。
在波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处一等秘书Magdalena Gorzycka看来,这为波兰乃至欧洲的乳制品生产商提供了机会。如果双方企业能就此达成合作,结果一定是“互利共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