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临期食品店运营成功与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货源,如果能解决货源稳定性,临期食品品牌或许能冲出一条道路。临期食品收购已经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品牌方试图通过生产自有品牌产品保证货源。据天眼查显示,好特卖母公司上海芯果供应链有限公司在2017年至2021年年底,申请了29类-方便食品和30类-食品的“侠趣”商标;嗨特购亦注册了“木头奇奇”“逸口乐”“初本笙”等自有品牌商标。
货源,尤其价格足够有优势的货源,短期来讲是临期食品可放大的点。与食品工厂进行合作也是品牌方保证货源和低价的方式之一,北京商报记者在好特卖西单大悦城门店发现一款好特卖与食品厂联名的话梅,包装左侧明显标示“佳宝|HotMaxx”,这一商品的生产商为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店内售价为3.9元。记者对比广东佳宝的淘宝店发现,参与淘宝店“满5件6折”活动后,商品均价仍比好特卖门店的贵1元。显然,更低的价格仍旧是后者在现阶段的优势。
即便如此,赖阳还是认为临期食品行业的发展有限,无法长期维持较大的市场规模。他指出,“相对于市面上充斥着繁多的品牌和门店而言,临期食品的资源有限,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限,而混在临期食品中的不知名低端产品的消费只是短期的,最后可能只会剩下那些有特色的品牌”。
赖阳指出,很多临期食品是由于厂家线下零售受影响产生了大量库存,随着市场供求逐渐恢复平衡,真正的临期食品数量并不多。“实际上,临期食品店内的‘主角’并非临期食品,而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品牌,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低价而尝试这类商品。”在赖阳看来,如果长期都是非临期食品为主,消费者不会继续买单,也会弱化对品牌的关注度。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虽然是临期食品,也要保证食品是安全、健康的,通过数字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过期食品应该有相应的召回制度,市场才会更加规范。”
记者 刘卓澜 实习记者 胡静蓉/文并摄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