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乔杰表示,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演变和积累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人依据各地不同的人文特征和地理气候、物产条件,在饮食结构、烹饪技法、器具、营养和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国家饮食文化。
韩国世界泡菜研究所李美爱博士发言。(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中韩食品文化交流会上的乱打秀。(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中韩食品文化交流会上泡菜腌制试演与体验。(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中韩食品文化交流会上的乱打秀。(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中韩食品文化交流会上的乱打秀。(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乔杰发言。(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乔杰表示,中国餐饮业越来越重视开拓国际市场,“中餐走出去”战略已经从以往的文化交流为主,过渡到实体扩张的新阶段。这其中韩国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区域,今年2月,中国知名餐饮品牌花家怡园在首尔新开两家门店,受到当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我们期待,两国政府、行业组织、品牌企业,未来开展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交流与合作。
乔杰介绍说,中国饮食文化以其工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烹调方法复杂多变等特点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逐渐形成了今天地域差异明显、业态种类丰富、产品多元共存的餐饮产业局面。在美食文化蓬勃发展的环境下,2015年,中国餐饮收入达到32310亿元,同比增长11.7%,正在以高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速度稳定增长。
中韩食品文化交流会上观众试吃泡菜。(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 摄)
“韩国泡菜是发酵、腌渍类食品,韩国人把泡菜文化和产品做到了极致,工艺精湛,享誉世界,值得我们学习。”乔杰认为,“在中国民间也比较普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食用腌渍食品的习惯。腌渍食品不仅有特殊的风味,有的还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去油腻的功效,有些地区无论家庭餐桌上,还是豪华的酒楼必有各色腌渍小食品点缀。相比于韩国,中国烹饪制作此类食品在选材和方法上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