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率先签发了当时我市食安险第一单,但2年过去了,食安险推广却遇到了尴尬。
本周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昨日,商报记者从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我市虽然在2014年就率先推行了食品安全责任险(下简称“食安险”)投保业务,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食安险投保率依然不足1%。 重庆“加班狗”负责人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上了食安险,每年交的费用大约在2万~3万元。”对于规模较小的食品企业,投保食安险每年仅需千元左右,不过,在李家沱卖卤菜的杨先生表示不愿接受。他对商报记者说,相对于他一年几万元的收入来讲,1000元食安险有些“贵”。 商报记者了解到,太保、人保、平安等保险公司,在重庆都设有各种食安险,但目前来看,三家保险公司一共承保了超过千家的企业,承担保额超过10亿元,但相对重庆数以万计从事餐饮服务的企业而言,投保占比过低。
平安财保重庆分公司负责人张静表示,目前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安险的认知还不足,加之该种保险推广时间较短,市场仍需培育。(记者 孙磊)
太平洋产险重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食安险这个产品销售情况并不好,去年以来我们这块的保费收入是40万元左右,有200多家食品企业购买了这个产品。对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来讲,他们的需求并不是很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险的概率很低,而中小型企业又觉得会增加负担。至于小作坊、小摊贩,他们又不是保险公司要销售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