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领先、顾客至上”是思念食品的质量方针,然而,近期,思念食品再次陷入“食品安全风波”中,产品质量堪忧。那么,思念食品舌尖上的安全究竟是梦想还是梦?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synear)是我国最大的专业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超过200个花色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先后获得了22项企业荣誉大奖。生产力、销售力、品牌影响力都位于行业领先。然而近来5年,思念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2011年的“细菌门”,思念三鲜水饺被检查出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012年,思念部分产品被检查出过氧化值不合格;2013年,思念被媒体曝光“新旧产品混着卖,残次品售往三四线城市”;2014年,记者走访思念工厂,车间工人无健康证;2015年“异物门”;2016年,思念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在网上爆发,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近年来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盈利都出现了回落,行业竞争激烈加剧,部分企业生存困难重重。
根据思念食品财报显示,近年思念食品业绩一直不佳。2007年,思念食品销售额高达22.17亿元,2008年21.27亿元,而到了2009年,骤降为18.7亿元;2011年再次下跌至18.3亿元,较前一年下降4.6%。同年,三全食品营业收入达26.26亿元,同比增长36.55%,在营业收入上一举超越思念,跃上速冻食品行业老大位置。随后在2012年,思念控股也从新加坡退市。
2013年,思念食品开始走娱乐营销模式。先冠名《爸爸去哪儿》,后又赞助了《中国达人秀》和《笑傲江湖》,回报颇丰。2014年思念食品总经理王鹏表示,每年娱乐营销的投入超过5000万,在娱乐营销上的花费占整个广告宣传费用的60%。终于在2015年,思念食品获得了该年度冻品最佳销售表现奖,思念食品CEO王鹏荣获年度“十大营销人物”奖。思念苦心经营,在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再创辉煌。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思念食品在宣传营销上的投入,足以展示企业的雄厚实力,其在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上的投入也决不输分毫。思念公司核心动力之一就是以高品质的产品、严密的质检手段、严格的管理程序打造出“思念”这一优秀品牌。思念食品先后获得了22项企业荣誉,在众多的奖项之中,没有一个是有关“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这不禁令人匪夷所思,其在食品安全、生产力、生产工艺上的投入也成了备受瞩目的疑点。思念食品的“安全门”究竟是不是如部分网友所说,纯属空穴来风!?
日本平成17年(中国2005年),思念汤圆也因为被检出指定外添加物遭到日本拒绝入境。随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间公布的拒绝入境名单显示,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因为“疑似含三聚氰胺;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适于食用”在纽约口岸遭拒绝。
时至今日,思念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无头案。各方争论不休。食安不是口号,真事真干才是百姓关注的,也希望思念食品能够站出来澄清,还自己一个清白,重拾国人的信赖。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法制与社会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法制与社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法制与社会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编辑:信息聚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