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海伦市东方红水库
共合万亩富硒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内的香瓜大棚
前进乡万亩富硒有机杂粮示范基地二次人工锄草现场
黑龙江硒谷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设在海伦市兴隆大家庭内的海伦富硒农产品专柜
黑龙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鲜食黏玉米自动剖叶生产线
海伦市1/25万表层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硒元素地球化学图
海伦市不断创新,着力挖掘富硒资源优势,打造黑龙江富硒绿色食品产业核心区,海伦大豆、大米被国家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市扩大富硒农产品生产规模,努力实现既要种得好,更要销得好,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富硒农产品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营销,全力打造“寒地黑土绿色富硒”品牌,释放域内发展潜能,加速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精准脱贫。
挖掘资源成为立市之本
海伦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核心地带,也是天然富硒元素土壤带核心。
据海伦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海伦有着发展富硒产业天然黑土优势和气候优势。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黑龙江省农业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海伦土地富含硒元素,海伦市耕地黑土层深厚,水分养分条件好,有机质含量达3%~5%。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松嫩平原土壤富硒土壤带。区域内没有污染工业,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天然粮仓”,自然肥力较高,适宜大豆、水稻生长。
境内河水清澈,甘甜可口,特别是东方红水库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扎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水源锶含量超过国家级标准一倍多,因土壤和水源的天然优势,海伦大豆、水稻等农产品天然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在一份可行性论证报告中认为,富硒土地是我国宝贵土地资源,硒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等生理保健功能。
据省地质矿产局检测,海伦土壤含硒量为0.33~0.80毫克/公斤,海伦大豆和水稻种植区域土壤100%天然含硒。
海伦不仅黑土优势、气候优势明显,而且常年与科研院校合作,科技优势突出,今年推进降米、增豆、扩稻、上特色的种植结构调整,据该市农业局介绍,今年该市玉米面积为164万亩,海伦大豆享誉国内外,大豆面积增加到206万亩,水稻面积扩大到82万亩,小杂粮面积发展到2万亩,瓜菜薯及特色经济作物面积提高到11.1万亩。
海伦市建成全程可追溯的智慧农业核心区4000亩,辐射面积达4.55万亩,为提升富硒农产品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海伦市明确发展市域特色经济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优化资源配置,以打造“黑土硒都”为目标,重点打造100万亩富硒产业核心区和150公顷富硒产业园区。形成以富硒种植和养殖产业为依托、富硒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知名的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发展聚集地,充分释放海伦富硒农业资源潜能。
科学规划快速推进
海伦市紧紧抓住国家“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试点契机,科学制定了富硒产业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加工富硒产品。
今年,海伦市围绕富硒产业、畜牧产业、优质高效等方面深度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围城蔬菜开发带、沿路特色经济作物开发带、沿河草食畜禽开发带和100万亩富硒基地核心区“三带一区”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伦河万亩富硒有机水稻、共合万亩富硒绿色菇娘、共合万亩富硒绿色蔬菜、共合万亩富硒有机蛋白大豆、东林万亩富硒中草药、前进万亩富硒绿色毛葱、前进万亩富硒有机杂粮、长发万亩富硒有机鲜食玉米、海北万亩富硒绿色芽菜豆、联发万亩富硒有机食品、东兴万亩精准农业等“十一个一万亩”富硒有机示范基地。
富硒产业蓄势待发
海伦,一批开发富硒富锶产品实体经济,正迅猛崛起,企业依托精深加工,抢占北上广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
海伦的富硒蒲公英茶广受欢迎,一年可以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在生产蒲公英茶的海伦野泰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老板陈井权对记者说:“通过与高校合作,利用专业设备,开发出富含硒元素的野生蒲公英代茶饮,南方消费者非常看重硒元素具有抗癌等保健功效,产品销售十分顺畅,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福建等地。
“海伦土壤富硒,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经过对市场研判,陈井权今年在富硒产业上大展身手,种植富硒玉米6000亩,然后要加工成玉米粉,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与高校合作,开发富硒蒲公英营养米,主销北京,出口日本;同时进一步深度开发富硒蒲公英咖啡、营养液、膳食纤维……抢占市场先机。
海伦大豆被誉为“富硒金豆”,如今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已在原产地开发出近20种豆浆粉,产品行销全国。
来自秦皇岛的投资商看到了海伦大豆富含硒元素的商机,2012年6月在海伦投资1.56亿元,兴建龙海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12月利用先进设备,生产3大系列近二十个品种的富硒豆浆粉,年加工大豆量达1.2万吨,每斤富硒大豆比普通大豆收购价贵0.2元,促进了当地百户豆农实现增收,企业富硒豆浆产品受到南方客户青睐,今年产值将实现千万元,目前企业正在谋划产能扩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