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最新初中英语单词:初一英语单词表(打印版)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企业 > » 正文

扬州市全面开拓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浏览: 来源:
布鲁克林黛柯 dotamh 狂情教父的重婚娇妻 儿女传奇之魔幻风云 入错洞房嫁对郎 淘最上海主持人郑霖 我们约会吧阴魁 tracert读音 曾海潮是谁的孙子 蹲坑姐 游猎神州

  打击食品犯罪“拳头”更硬

  强化“指挥棒”

延伸阅读:

  去年以来,扬州市着力强化创建“指挥棒”,架构监管“大框架”,形成打假治劣“组合拳”,贯通全流程“监管链”,组织严密“防护网”,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全新变化。

  一方面,建立属地监管责任链。下发《扬州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事权划分方案》,明确市级监管事权38项、县级监管事权19项,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全省首家开发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食品药品举报投诉网上办理平台,实现网上交办督办、限时办结、全程留痕。建立了日常检查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有上报、有通报、有报备“六有”制度,切实落实检查责任。在全市开展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自主开展了首批市级食品安全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并以点带面,全面推开,今年全市乡镇(街道)创建比例不低于50%,以创建提升整体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企业主体责任链。首先,从批发源头入手,启动了食用农产品市场“净源”行动,计划抽检1500批次,明确对同一产地、同一品种连续3次监测抽检不合格的予以通报,并实行市场禁入。其次,按照“两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对生产流通企业全面推行飞行检查制度,监督企业严格执行产品标准、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措施,尤其加大对地产特色食品、冷冻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高风险食品的监管,对存在问题的予以通报,累计约谈企业负责人30多人,在门户网站公布行政处罚信息100多条,发挥了惩戒作用。在餐饮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员制度,对1万多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动态信用等级评定,并在店堂内张贴脸谱,倒逼企业加强自律。

  织密“防护网”

  贯通“监管链”

  架构“大框架”

  在技防上,加大抽检频次,今年新安排了市级食品抽检计划7000批次,覆盖25大类、120个品种,抽检经费投入从80万元增加至700万元,翻了8倍多。督促各县(市、区)按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计划抽检率达到4批次/千人。新改装食品快检车,成为基层一线巡查快检的“流动哨所”。依靠“互联网+”手段,推进食品生产电子溯源系统建设,覆盖乳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等16家重点品种企业。在100多家学校食堂和敬老院建立了“透明厨房”,实现远程视频监管。在人防上,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定期研究安全风险和监管难题。在全市建立了100个社区和学校科普宣传站,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在人防+技防上,在全市推广应用“美滋滋”、“美食美康”等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和公众服务平台,已建立餐饮企业监管档案1万多家,注册用户2万多人,既提高了执法效率,又为公众参与监管提供了平台,鼓励更多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吹哨人”,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工作地位更加突出

  监管触角盖边到底

  形成“组合拳”

  扬州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作为保障民生的大事来抓,市委书记谢正义先后对食品安全大案查办、智慧监管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朱民阳市长多次协调机构改革中的补缺、补短、补软问题,市财政专门安排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专项经费1亿元和食品抽检经费700万元。董玉海副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带队督查食品市场安全。食品安全在各级政府工作中更具分量、更有位置,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挥棒”,被纳入市“十三五”规划、纳入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重要项目、纳入对各县(市、区)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测评项目。去年,市人大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市政协组织督查了有关食品安全市长领办提案办理情况。

扬州市全面开拓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安全责任链覆盖产业链

  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初步架构了食品监管系统的“大厦”。在市级层面,与工商、质监、卫生部门完成食品监管职能划转和工作交接;新组建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新中心实验楼规划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并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在县级层面,统一实行“三合一”模式,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中从事食药监人数占比44%;综合执法大队中从事食药监人数占比52.5%,达到了预定目标。实现基层监管机构全覆盖。在乡镇层面,推行“一镇一办一分局一助理”模式,设置市场监管分局69个、助理82名、协管员1400余名,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人防与技防相结合

  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建立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的要求,积极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一方面,主动打好“行政执法拳”。出台《食品药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量化标准》,对278项处罚权力逐一量化处罚尺度。以粮油、蔬菜、乳制品、肉制品等大宗食品,以及地方特色食品、散装食品等高风险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农村地区、旅游景区为重点地区,开展食品打假“春风行动”、食用农产品“净源行动”、农村食品“扫雷行动”等系列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万多户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2起。另一方面,借力打好“刑事司法拳”。牵头召开全市共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五方联席会议,制定《扬州市食品药品涉嫌犯罪案件办理规定》,去年以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6起,刑事立案16件,被列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公安部督办案件4件,大案要案督办数在全省位居前列。其中:“1·24”李某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被列为省局、省公安厅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之首; “7·26”彭爱国等制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