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点评:做更好的演讲者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品牌 > » 正文

品牌复盘丨三次转型均失败 黑牛食品涅槃但未重生

浏览: 来源:
四神四物汤 送你一朵玫瑰花简谱 宋仁轩 苏et0000 宿县姑娘 孙小宝跳大神 笋颂派善 锁红颜之红粉倾城 他们生活的世界ost

品牌复盘丨三次转型均失败 黑牛食品涅槃但未重生

2016-09-19 王宇航 快速消费品精英俱乐部 快速消费品精英俱乐部

“豆奶,还是黑牛好。”当年陈佩斯被牛追赶的广告画面曾是一代人的回忆,而这一国民级饮品或将在不远的未来消失。


 

6年,三任总经理,三次转型失败。曾经被誉为食品业下一个龙头的黑牛,在转型的大道上越走越远,直至消亡。


“豆奶,还是黑牛好。”当年陈佩斯被牛追赶的广告画面曾是一代人的回忆,而这一国民级饮品或将在不远的未来消失。


8月5日,黑牛食品(下简称黑牛)发布公告:将完全剥离食品饮料业务,将其主营业务变更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回顾企业岁月,黑牛从零到上市奋斗了12年,而从巅峰到被甩卖,黑牛只用了6年。倒下前的这段时间,黑牛曾三次追逐市场热点转型,但最终都惨败而回。


第一次追逐:液态豆奶战略梦碎


故事的指针先拨到6年前。


2010年4月,黑牛上市,风光无限。股价首日暴涨114.59%,53家机构争相持有黑牛,成为一时盛举。但这个后起之秀只光鲜了两年,自2012年起,黑牛好像用完了所有向上的潜力,开始一路下滑。黑牛由盛转衰的过程,展现出一家企业在转型时进退失据时,盲目跟风的状态。


黑牛食品主营产品是麦片以及其他谷物类冲调饮品。其中,豆奶粉占营业总收入超出7成,而液态豆奶仅占5.87%。过于单一的主营业务,让黑牛在面对原材料价格变动时,风险加大。相比黑牛食品单一的渠道,维维豆奶“豆奶+牛奶”双栖相互渗透的营销模式更具扩张力。


随着黑牛的固态主营产品,如麦片、豆奶粉的增长逐年减慢,以及液态饮品的走红,黑牛决定重点布局液态豆奶,并以此为核心形成第一次转型方案。


上市之初,黑牛液态饮品花生牛奶销售快速增长。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34.03%,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26.93%。这样的业绩给黑牛及市场极大信心。但随着维维豆奶、永和大王、益海嘉里等对手跟进,市场竞品增多等原因,液态豆奶自2012年开始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随之黑牛业绩大幅下滑,2012年黑牛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净利润同比下降46.24%。


细心研究黑牛2011-2012年年报可以看出,黑牛的业绩支撑主要来自新业务,即液态豆奶的增长。豆奶粉、麦片等传统主营业务在这两年的业绩非但没有增加,还出现了小幅的下滑。此时的黑牛已经开始暴露出产品结构老化,过度依赖新产品增长的弊端。市场的变化犹如秋风吹入夏日,不觉间就开始变凉。可惜的是,黑牛喊着转型的口号却没有发现真正的问题。以黑牛实际控制人林秀浩为首的高层,将黑牛的业绩下滑归结于管理团队的销售运营不利、渠道不畅等原因,在黑牛待了不到两年的第一任总经理吴华东离开。


第二次追逐:品牌渠道升级失败


2012年7-8月,黑牛开始筹划第二次转型。这次的目标是渠道,黑牛计划从农村市场转战地级市市场。8月新任总经理吴一挺接任,黑牛同时在业内重金聘请大量高级人才进入高层。然而吴一挺的上位和高级人才的启用,并没有使黑牛食品的财报有任何起色。新的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在产品结构、渠道梳理、通路配置等方面。


吴一挺上任后实行了“以品牌形象升级为基础,推进渠道提升”的营销策略。为保障品牌形象的顺利升级,黑牛有意识地降低原品牌形象影响力,降低了老包装固态饮品渠道库存,削减了老包装产品产量及发货,同时对传统乡镇渠道的经销商取消了营销费用及营销措施的支持。


2013年4月起,黑牛固态产品全面更换包装、更改配方。但由于黑牛在全面更换新包装前,对新包装的推广力度不足,让消费者及经销商对于新包装并不埋单,这也导致固态饮品销量急剧下降。2013年,黑牛上半年的净利润只有32.03万元,比之2010年、2011年的净利润8 100.75万元、10 282.27万元差之甚远。黑牛直接从潜力股滑为绩差股。


这一阶段,黑牛的转型动作之慢让人惊奇。吴一挺上任后,光梳理产品结构逻辑就用了一年。这一年里,本来品牌老化,急需加强营销宣传的黑牛,其广告费不增反降,从1800多万元下滑到800万元,被砍了一多半。黑牛对外的解释是资金承压过大,所以压缩广告费用。对比当年重金购买200辆依维柯车,用车销的模式一举拿下并巩固三四线市场渠道的手笔,黑牛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度在开倒车。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梳理一年渠道的结果,却是销售额的大幅下降。吴一挺寄希望于通过既有渠道来推动新包装、新形象的升级,但压榨经销商,压缩广告宣传的做法,让这一转型胎死腹中。2013年10月,吴一挺离职,为业绩下滑埋单。管理层转型的方向盲目,执行低效和不作为,让黑牛的第二次转型徒有其表。


第三次追逐:豪赌预调酒大市场落空


2014年3月份,随着康师傅出身的吴迪年上任接掌总经理一职,黑牛开始最后一次转型。吴迪年给黑牛带来的转型药方,不再是慢吞吞地多元化产品或者渠道升级,而是跨界创新做预调酒,让黑牛的转型来玩把大的。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