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自家包子卖相好,口感松软,浙江义乌一早餐店老板鲁某往包子里添加了含铝“泡打粉”,而长期食用这类包子或对人体造成记忆力丧失等危害。鲁某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于日前被公安人员带走。(9月26日 澎湃网)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全国上下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对食品加工生产销售行业进行了定期检查。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由于配料中的钾明矾过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毒害作用,被医学证明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否则会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引起老年性痴呆症。因此,2014年5月14日,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发布联合公告称,自当年7月1日起,小麦粉及其制品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在这次检查中,多个早餐店依然在使用含铝的泡打粉,严重违反了相关规定,也给消费者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其实,查处这几家使用了含铝泡打粉的早餐店只是给经营者一个处罚和警示,解决的是表面存在的问题。由于之前此类泡打粉被广泛的使用,只是近两年才开始在小麦粉及其制品生产中不得使用,这使得有些经营者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违反了法律。可见,还需要加大力度来宣传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我们还应看到是既然这些早餐店的经营者能够买得到这些含铝的泡打粉,那就说明在源头环节——生产领域,依然是允许生产含铝泡打粉的,因而才能够流通到市场中去。由于含铝泡打粉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是一种合法添加剂,并没有在市面上完全被禁止销售和使用,只是馒头、发糕等面粉制品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中不允许再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这就给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添加剂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部门都为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而做出努力,也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检查力度。希望此次查处的“毒包子”能给更多人一个警示,让我们的食品更加的安全。(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