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在阜蒙县大固本镇生产单一杂粮产品,到目前拥有现代营养配餐产品80多种,成为辽宁省营养学会唯一指定与认可的杂粮营养配餐生产加工企业,阜蒙县润东实业有限公司在阜新经历了将近7 年的时间。省相关部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其“屈氏庄园”牌营养配餐系列杂粮功能食品已成为省内杂粮行业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从默默无闻到业内龙头,“润东实业”杂粮营养配餐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记者日前走进阜蒙县润东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大固本镇野马套海村的总部探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口味研发到原料选取、制成、生产,必须经过层层的管理、精密的技术工艺,加上用心投入,方能生产出好食品。
厂房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将不同种类的杂粮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烘焙、粉碎、膨化、杀菌、包装,一盒盒杂粮营养配餐食品新鲜出炉。“我们用生产药品的标准来生产食品,经过6 道严格工序环环把控,保证了杂粮的新鲜口感和天然营养价值。”总经理屈文东骄傲地告诉记者。
“润东实业”一直积极打造立体防火墙,全面保障食品安全。为了获得最好的质量安全控制效果,投入近千万元在生产和检验检测硬件上,从配比到粉碎再到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均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把质量指标量化到每个车间、每道工序、每名职工身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质量预防上。各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严禁不合格半成品流转。各生产单位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由专人跟踪发现问题进行落实整改,并与各部门的质量考核挂钩、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野马套海村,屈文东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在村民都靠着山地勉强糊口的时候,屈文东就靠着灵活的头脑和吃苦的精神发展粮食贸易,几年下来,攒下了不少钱,日子越过越红火。2010 年,在县、镇政府的支持下,屈文东成立阜蒙县润东实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 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大固本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油种植基地2 万余亩,带动当地1000余户农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 润东实业”又先后在开发区、海州区建设了阜新屈氏庄园功能食品公司、屈氏庄园研发销售中心,形成年加工能力3万多吨、产值2000 多万元的杂粮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目前,产品已在阜新、大连、沈阳等地打开市场,进驻东北区大润发、兴隆百货、新玛特等大型商超,并远销北京、河南、上海、福建、广东等地。
“我之所以选择大固本镇作为我创业的地方,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以我的努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初秋时节的野马套海村,一垄垄花生秧绵延到远处的防护林带,在蓝而澄澈的天空下,那满眼的绿色尤为好看。
“早些年种了杂粮杂豆不好卖,也卖不上价。不过最近几年,得益于‘润东实业’等杂粮加工企业的建立,又不愁卖了。”农民周立宏来到地里,看着眼前绿油油的一大片花生秧长势喜人,他兴冲冲地说:“今年的收入也差不了!”44岁的周立宏去年一共种了20 亩地,有绿豆、花生、玉米,收入4万多元。
在大固本镇,像周立宏这样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依靠种植杂粮富裕起来的农民不在少数。
任何地方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资源禀赋”,大固本镇的优势就是丰富的农业资源。作为全市重要的商品粮大镇,大固本镇拥有23.5万亩土地,其中12.6 万亩耕地平坦肥沃,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1亿斤以上。这里是辽宁省公认最适合种植杂粮的阳光区域之一,是我市玉米、花生、绿豆、谷子、葵花子等杂粮杂豆作物的主要产区,在省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但是,大固本镇的小杂粮以前大多以原粮形式外销,产业链条还很薄弱。“第一产业要‘接二连三’。从田间到餐桌,这就是一个产业链。”镇长许振说,我们的现状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接得不好,连接第三产业也不行。为此,“寻找五彩商机”一直以来都是大固本镇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年来,结合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围绕资源招商引资,让投资者把资源形成产业,让资源产生更高的附加值。经过努力,大固本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格外受到涉农项目的青睐。截至目前,全镇投资落户企业达14 家,其中9 户是涉农企业。
回程时,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屈氏庄园研发销售中心直销店。环顾店内,近百平方米的店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杂粮商品。家住附近的陈大姐边等候结账边和记者聊天:“人们的饮食观念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合理膳食、吃出健康的变化,离不开五行果蔬、五谷杂粮。原来买点杂粮都得跑趟大超市,现在好了,这个直销店就在家楼下,太方便了。”
为了拓宽消费者购买渠道,“润东实业”又在传统销售渠道外,积极拓展网上购物渠道,近期将把公司自有电商平台建设为综合性B2C 平台,让群众在尽享安全美味的同时,享受更加便利的购买和更加实惠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