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二章 一般规定
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二)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应当具有防潮、防尘、防蝇、防虫等设备;
(三)摊位或者经营门店使用证明;
第二十四条 县、乡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后,确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和时段,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 食品小作坊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食品小作坊应当建立生产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载所生产销售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并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
第二十六条 食品摊贩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验登记备案证件、产品合格证明、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如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应当对停止经营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处理情况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九条 食品小作坊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五)及时制止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一)餐饮具和盛放容器使用前洗净、消毒,使用一次性餐饮具或者集中消毒餐饮具的,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四十五条 食品摊贩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拟经营的食品品种。
(四)清洗消毒产品对人体安全、无害;
食品摊贩应当在摊位或者经营门店的显著位置明示《食品摊贩备案卡》、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投诉举报电话等。
第二十八条 除国家禁止经营的食品外,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食品、保健食品、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食品,食品摊贩不得经营。
销售记录、凭证、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第四十六条 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经营,对食品小作坊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食品摊贩处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日常监管、监督抽检等,纳入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应当与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保证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索取的票证和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第六条 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食品小作坊向商场超市、单位食堂、餐饮服务企业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销售生产的食品,应当提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文件。
有固定经营门店从事餐饮服务的食品摊贩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还应当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独立操作间、配备冷藏冷冻设备。
(二)烹调工艺和操作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一)具有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食品制售设备和密闭的废弃物收集设备;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并向社会公布检验结果。
(三)拟生产加工食品品种、原辅料清单、工艺流程说明等;
云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筹规划、建设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集中生产经营场所,支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改进工艺技术和生产经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