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逛庙会,品尝美食必不可少,但是一些食品也容易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本市春节十大庙会将从经营者准入资质、食品经营环境、设施等方面,全面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在庙会经营“肉串”必须明示其原料,严格防控肉品中含有“瘦肉精”或存在掺假行为。(1月9日中国青年网)
在食品安全建设道路上,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仍需努力,推进网络食品经营主题实名制管理,推行索证索票制度,不断完善网购监管信息平台消费投诉处理机制,为广大消费者筑起“进口”食品的安全大坝。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明确提出,要“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实际上消费者仍在鉴别地沟油的方法上心有余悸;在购买街头早点时,很多人还在担心自己正吃的煎饼果子是否地沟油成分;对国内食品状况的忧虑,导致很多人购买优质的进口食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等食品。
庙会是吃喝玩乐的集会,肉串是必不可少的小吃,市场上常出现的以猪肉等替代牛羊肉的情况时有报道,此次庙会的食药监局要求摊位严把进货关,明确表示原料名称,违反规定被清退出庙会都是利民意的好举措、为百姓撑起食品安全保护伞。就曾报道网购的食品不合格率占30%至40%,街头小摊贩的食品状况堪忧,尤其是学校周边,这些还都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